丝绸之路与唐蕃古道
杨佳祺
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商贸通道。这条总长7000多公里的古代东西方交通干道及其支路,曾经把古老的黄河流域文化、恒河流域文化,以及著名的古希腊文化和波斯文化联结起来。特别是汉武帝再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扩大了汉王朝对西域的认识,东西方交流得以畅通。
从此,中原商贾的足迹延伸到遥远的西方,包括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里海周边)、条支(波斯湾西北岸、两河流域汇合处)、黎轩(大秦)、西亚乃至欧洲。同时,西域各国派使者或商团,开始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今天人们役使的驴骡,骆驼等“奇畜”和食用的苜蓿、胡麻、蚕豆、西瓜、番瓜、石榴、核桃等都是这时传来的。同时,西汉末至东汉初佛教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渐与中国的儒家文化、道教有机地融合,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体系。
唐蕃古道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交通大道,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前往青海、西藏的必经之路。这条大道起点是唐王朝都城长安、洛阳,终点是吐蕃王城逻些(今西藏拉萨),全长3000多公里。唐蕃古道是一条承载汉藏友好、科技文化传播的“文化运河”。千百年间,在维护边疆安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西固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交汇延伸的要冲,又是甘青、甘新与内地往来的枢纽中心。自汉代在西固地区建立金城县以来的2000多年间,西固发挥着重要的中转枢纽作用。
古时西固通往西域的道路主要有4条:第一条由兰州金城关至西固汉金城渡河或隋唐金城关渡河至河口,从河口乡的岗镇村进庄浪河,沿庄浪河西二级台地,经红崖子、古城子、沙沟门、殿滩过庄浪河北上,经枝阳(今永登苦水镇)、允街(今红城河西)、令居(今永登中堡罗城滩),翻越今乌硝岭,再沿古浪河(汉松狭水)谷,经偦次(今古浪县土门镇附近)进入故藏。此道是西汉时霍去病西征时开通的,史称“姑藏南道”。唐玄奘西天取经、诗人岑参到安西赴任,均经此道。
第二条是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由汉将李息发动河湟之战时打通,由金城渡或从青石津(八盘渡)、新城津(新城渡)过黄河,经河口、八盘,翻张家台沿湟水河西进,史称“羌中道”。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高僧法显与慧景、慧应等从长安城出发,赴天竺(印度)寻求戒律,由此道前行。传唐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和亲也是由此道经过。唐穆宗二年(822年),唐使臣大理卿刘元鼎以唐蕃会盟使的身份,与唐蕃首领论讷罗在拉萨会盟,经此道入藏。
第三条开通于五代时期(907-960年),由于战乱南凉国在青杨村的古城子即汉枝阳古城修筑城池,建立南凉国都。民间商客便开通了兰州至河口,经咸水村的瓦碴子沟,沿咸水河北上,进入永登县境。此道在五代和宋代时期最为繁忙,史称大路沟驿道。民国26年(1937年),甘新公路建成通车后此道便逐步废弃。第四条开通于元明时期,由兰州经沙井驿,至大滩的老爷庙,过小川儿,翻青土坡与大路沟驿道相接,史称“大沟湾驿道”。为了保障驿道的通畅和过往行者住宿休息,明代初期在现大滩村老爷庙筑有城堡,史称“沙柳城”。至清代此道成为进入河西走廊的主道。清同治年间,左宗棠率军西征,为了供给军需,又下令加固拓宽了此道,后因虎头崖道打通,此道便逐渐废弃。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八月初八日,林则徐沿此道西进,并在沙柳城老爷庙打尖歇晌。
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途经河口,留下了驿站、渡口、城堡、村舍、寺庙、祠堂等不少历史遗迹,在灿烂的传承中,让人们更深层次的品味河口,认识河口,感识河口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杨佳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