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嘉定区基层理论宣讲“百姓名嘴”选拔赛落下帷幕,但是各位“名嘴”的宣讲道路并没有结束。他们将加入到嘉定区百姓宣讲团,为更多的市民带去精彩的理论宣讲。作为连通百姓与理论之间的桥梁,他们用接地气、有温度、带露珠的宣讲语言感染人心、触动灵魂,将政策上传下达、让理论落地生根。即日起,嘉定区委宣传部、嘉定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名嘴养成记”栏目,带领大家一同了解闯入决赛的选手们,看看这些“百姓名嘴”究竟是如何养成的?

在参加2024年嘉定区基层理论宣讲“百姓名嘴”选拔赛之前,毛奕是一名活跃在大学校园的青年宣讲员。而经过此次比赛的磨炼,她觉得自己已经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百姓宣讲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校园宣讲员变为百姓宣讲员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大二学生毛奕,从小对演讲、宣讲特别感兴趣。刚进入大学校园,她就陆续加入上海大学青年讲师团、“活力青宣”宣讲志愿服务队等队伍中,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日渐成为校园理论宣讲的一把好手。

当看到老师在年级群里发布嘉定区“百姓名嘴”选拔赛的消息,毛奕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一方面是想借助平台锻炼提升自己,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发挥青年大学生在理论宣讲方面的作用,助力党的理论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毛奕看来,一名好的理论宣讲员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的宣讲活动,传播党的声音,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党的理论和政策,提升大家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认同感。因此在宣讲活动中,她注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来讲解复杂的理论政策。

面对决赛演讲时抽到的“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这样一个命题,毛奕通过翻阅资料,了解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开幕式上提出的观点,她想起曾担任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的学姐分享的故事,于是决定在演讲中以这个故事为出发点,从大学生的视角讲述自己对于中国经济的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姐在志愿活动结束后向我们分享,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馆。在展厅里,中国空间站、‘爱达·魔都号’大型邮轮、国产大飞机C919系列机型等大国重器模型精彩亮相,让人们从实践层面真正体会到了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坚持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决心。”毛奕听了学姐精彩的讲述,暗下决心要好好努力,争取成为下一次进博会的志愿者,亲眼见证这场由中国主场外交的国际盛会,近距离感受中国经济大海的澎湃壮观

如何高质量准备宣讲内容?

在毛奕看来,一名合格的宣讲员首先要充分学习和理解党的理论知识,以此确保宣讲内容的高质量。为此,她在紧张备赛期间,认真查阅了不少关于经济主题资料,还与学院的经济学教授进行多次讨论,光撰稿就准备了二十多天,随后在嘉定镇街道党校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几易其稿,只为更好地呈现宣讲内容。

“当时备赛的时间正好与学校的期末考试周重合,时间特别紧张。”毛奕说,在写稿的过程中收到了来自各方的无条件支持,最终顺利兼顾比赛和考试,并一路闯进了决赛。

“通过这次比赛,我对党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理论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我认识到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也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面临经济危机时,我们国家总是勇于承担大国责任,尽己所能地向国际社会伸出援手,与世界同舟共济。”毛奕感慨道,今后将结合自己的专业,一边在经济学道路上继续踏实学习,一边持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参与面向高校学生、社区居民的各类宣讲活动,用“青言青语”推动党的理论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

奚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