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澳门晚报》等消息,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24日晚表示,就6月中旬大三巴前地石阶发现有石块落下一事,经过多方面调查及资料比对,初步认为事件属大三巴立面上方第二层圣像壁龛受到雷电侧向击中所致,雷击未对大三巴结构产生影响,壁龛内的铜像也未受损。后续文化局将进行修复及与专业文保机构研究加设避雷系统等应对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三巴(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

大三巴牌坊是附属于圣保禄学院的圣保禄教堂正面前壁遗址。1835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圣保禄学院及其附属教堂,仅剩下教堂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阶。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国传统牌坊,故被称为大三巴牌坊。2005年,大三巴牌坊与澳门历史城区的其他建筑一起,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有记录以来首次发生

在6月12日中午约1时15分,气象局已发出恶劣天气及雷暴警告期间,大三巴遗址出现短暂电压骤降,其后文化局管理人员在大三巴前地发现石块,文化局迅即派员到场了解,进行全面记录及安全检查,并以无人机进行观测及采集周边环境数据,以及联同消防局对大三巴立面作近距离详细检查,再结合监测中心数据、闭路电视资料及翻查历史记录,初步认为,事件是由于大三巴立面上方第二层圣像壁龛内部圣像后方位置,受到雷电侧向击中所致,属于罕见的情况,是文化局自有记录以来首次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掉落石块(澳门晚报)

经过分析监测中心数据、工程结构安全评估,并对壁龛作详细检查后,雷击事件未对大三巴结构产生影响,壁龛内的铜像亦未有受损,同时,经仔细比对壁龛缺失石料位置、石块风化痕迹,以及发现石块周沿有灰泥等粘合物料,结合大三巴早年曾经历过多次修复,故判断,落下石块有可能属于该壁龛的早期修补石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三巴立面上方第二层的少年耶稣圣像壁龛受雷击(澳门晚报)

研究加设避雷系统

文化局表示,雷电现象存在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在过往有雷电天气发生时,由于大三巴牌坊地势较相邻的大炮台区域低,大炮台已设有防雷装置,该范围内的楼宇也多设有避雷系统,因此,该范围内发生的雷电会被引致周边地点,故今次事件实属罕见情况。目前,文化局正安排对壁龛及铜像进行修复及清洁,以及对大三巴立面进行全面性的详细检查。

同时,因应近年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文化局将持续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等专业文保机构研究应对方案,包括在文物保护原则下,研究在大三巴加设避雷系统的可行性,尽力降低恶劣天气对文物建筑的影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