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被许多鸟类视为鸟生大事,为了造出或精巧或华丽的鸟巢,它们从选择材料到搭建方式都很讲究,以便之后顺利在巢里孵蛋带娃。然而,有一些鸟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摆烂式筑巢,造出的鸟巢破烂不堪或放弃筑巢。

  人类住所里的“烂尾巢”

成语“鸠占鹊巢”指斑鸠不擅筑巢,便强占喜鹊窝来住,比喻强占别人的居所或产业。其实,斑鸠并非恶霸,它们也会自己筑巢,很少抢喜鹊的巢,只是筑巢技术让人不敢恭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珠颈斑鸠比较适应城市环境,为了远离天敌打扰,会借助人类的庇护,在人类的窗台、阳台、空调外机等较隐蔽的刁钻角落里筑巢。它们衔来几根树枝,简单围一圈,窝就算搭好了。在这种“烂尾巢”里下蛋,蛋掉出鸟巢的情况时有发生。

 “仙鸟”随地生蛋

白玄鸥身体细长、浑身雪白,被誉为最优雅、仙气飘飘的海鸟之一。然而,“仙鸟”不会筑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因雏鸟在巢穴内容易被寄生虫、微生物感染,或因鸟巢太显眼,里面的鸟蛋容易被天敌发现,白玄鸥选择了随地生蛋。它们会在树枝的分叉、凹陷处,或看起来像能卡住蛋的地方直接下一颗蛋,下多了就很拥挤,若有风吹过,蛋就容易坠落,此时,白玄鸥会再补下一颗蛋。命大的雏鸟会平安在树枝上孵化,出生就拥有锋利的爪子,刚好能紧紧抓住树枝,待在树枝上等待妈妈的喂食。

 历“屎”悠久的鸟巢

一些鸟不会筑巢,也懒得现找房子,喜欢赖在“祖宅”里。

洞穴巢相比其他鸟巢更安全、保温、结实,雏鸟在里面的成活率较高,因此其容易被鸟类重复利用。身为猛禽的矛隼常会世世代代住在同一个洞穴巢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9年,科学家在格陵兰岛的一处悬崖上找到一个矛隼洞穴巢,里面的鸟粪因当地寒冷干燥的气候腐烂缓慢,积累了近2米厚。科学家对这些鸟粪进行检测,惊讶地发现这个洞穴巢有近2500年的历史,并且至今仍经常被使用。

 喷屎为巢

蓝脚鲣鸟因醒目的蓝色大脚丫而闻名。筑巢时,它们会直接在裸露的地面上浅浅地刨一个坑,巢就基本上完成了。为了在众多同类的坑中找到自己家,它们会给简陋的房子“装修”一番——站在坑中央,向周围喷一圈屎。这圈白色的鸟屎就像篱笆,能帮助蓝脚鲣鸟减少认娃找娃的麻烦,提高喂食效率,它们也只会在自家屎圈内喂养雏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雏鸟在屎圈里出生、长大,假如不小心越界走出了圈,鲣鸟爸妈就会翻脸不认娃,不仅不再关心雏鸟,还会阻止它回到圈内。

 鸟儿们的摆烂之道

在繁衍后代这件事上,没有哪只鸟会真的摆烂。只不过建造一个精致的鸟巢实在太费时费力,这些鸟儿便选择尽量简化筑巢工序,或反复利用旧巢,甚至不筑巢,从而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在产蛋和育雏中。看似敷衍的筑巢态度和简陋的鸟巢,其实隐含了鸟儿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