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江苏省淮安市三姐弟先后三次“自愿”捐髓救母,后有湖南16岁陈斌断然“拒绝”捐髓救母:“道德绑架没用,我不会同意捐骨髓的!”

2016年,病痛的折磨已经让母亲王慧芳眼窝凹陷,或许只有在此刻,她声泪俱下的求镜头另一头的儿子,能捐骨髓救她时,才后悔过11年前坚持离婚的她,只要钱不养儿子陈斌的刻薄嘴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生不幸 拿人骨髓

16岁的陈斌是一名高一的学生,这天他正在教室里上自习课,突然英语老师过来叫他出去,陈斌疑惑的走到办公室,入目是一对殷勤的老夫妇,原来是陈斌的外公外婆。

自从陈斌的父母离婚后,祖孙已经好几年没见,让陈斌没想到的是,重逢后外公外婆对他没有丝毫寒暄,竟开口就要拿他骨髓

陈斌5岁那年,父亲陈志康和母亲王慧芳就已经离婚,至今过了11年前,母亲很少看望关心他,这些年一直在和父亲相依为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陈斌年龄未满16岁,还属于未成年人,他根本不知道捐骨髓会不会带来身体损伤,以及他具体需要付出什么,而且他对母亲印象已经模糊浅淡,打心底里就排斥捐骨髓。

在外公外婆变得“更热情”之前,陈斌唰得跑出了办公室,他偷偷用同学的手机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听闻顿时勃然大怒,原来外公外婆去学校找陈斌之前,已经被陈志康拒绝过一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陈志康和母亲王慧芳离婚时,因抚养权的问题闹得很不愉快。母亲王慧芳明明不想带拖油瓶,但为了能分得更多财产,竟在陈斌的抚养权上做文章。

陈志康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妥协,最后陈志斌放弃了前三十年打拼的一切:市中心90平米的学区房、以及郊区320平米的独栋别墅。

这段婚姻里面没有过错方,只是因为多年感情无法维系。但因为王慧芳咄咄逼人,陈志康愣是被逼得净身出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离婚后,陈志康先带着儿子在父母家寄住了一阵子,后来才在公司附近租房子住,陈志康作为一个单亲爸爸非常称职,每天早上做早餐、送陈斌上学,关注陈斌的学业等。

在陈斌的小学和中学时代,记忆里只有父亲一个人在忙碌,母亲从来都是缺席的。

后来还是过年时,陈斌听过一些表亲的亲戚传闲话,母亲王慧芳每天无所事事,不仅辞掉了之前的公务员,而且结交了许多网红朋友,每个月至少会出去旅游两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面死亡,最显人性。11年来,王慧芳打电话关心儿子的总次数,都比不上需要骨髓救命的这段时间,给儿子陈斌打电话的次数。

陈斌对母亲的感情其实很淡漠,王慧芳离家时陈斌还没有记忆,所以他对人生中缺席的母亲角色,始终是有一丝期待的。可现在外公外婆的出现,给了他当头一棒。

尤其母亲患病后经常给他发视频,42岁的王慧芳因为生病没有食欲、以及情绪情绪不稳定时常爆发哭泣,眼角已经发红浮肿,但即使如此,她的欧式大平双还是很引人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斌无法从残忍的现实之中,感受丝毫的母爱,自然排斥捐献骨髓。可生为子女,不救自己的母亲,必定会受到世人指责

就在陈斌左右为难时,父亲陈志康与他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

冷知识:捐献骨髓手术的前4-5天,医护人员会对捐献者采取部分外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捐献者外周血的干细胞,而供者被采集的干细胞随着身体的循环代谢,可以再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志康首先向年幼的儿子普及了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骨髓,基本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的客观事实;其次关于他摇摆不定的内心,也表示给他十足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德绑架 操控陈斌

可就在陈斌试图遵循子女道义,为母亲献出骨髓时,外公外婆的再次出现,“搅浑”了现在的局面:“只要你出面捐骨髓,我们就供你上大学。”

当今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基本没有太大的经济烦忧。陈斌虽然只有父亲抚养,但父亲在离婚的11年间,事业早就重新有了起色,陈斌对这句话完全无感,反而生起叛逆的心理。

他开始对外公外婆避而不见,母亲打来的视频也都拒接,这可吓坏了老两口,女儿的病经不起耗!主治医生说如果再不进行手术,可能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可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公外婆老两口的心全铺在病重的女儿身上,对陈斌变化的心思半点没察觉。他们在得不到陈斌回应的状况下,竟开始不择手段,再次找上陈斌上学的学校,用喇叭把陈斌的“不孝”公之于众,企图利用舆论逼他就范。

他们甚至在镜头中说:“如果你不救母亲,以后高考就算考上清华,也一定会被世人戳脊梁骨。”

但陈斌本就排斥这种行为,尤其现在还正处在叛逆期,对于这种“道德绑架”,只会逼他从排斥走向“憎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公外婆的越界,给陈斌的生活造成极大困扰。不仅是同学之间议论纷纷,连媒体也闻讯赶来,给他贴上“不孝”的标签。

有时陈斌在上下学的路上,还会窜出几个记者采访他,问他:“你母亲还躺在病床上,你是如何心安理得的过自己的生活的?”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世界上从来没有感同身受。陈斌无法把复杂的心路历程完美的表达给媒体,他只能避了又避,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一路下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志康是在事件发生几个星期后,才得知儿子的遭遇的。他顿时勃然大怒,想去警告王慧芳,可王慧芳还在病床上,他做不到对老人和病人恶言相向。

陈志康觉得此题无解,冥思苦索之下,竟想到搬离这个城市的下下策。

最后还是陈志康的弟弟、陈斌的叔叔气不过,站出来接受了采访,把大哥和陈斌的为难倾泻表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道一经播出,原本指责陈斌“不孝”的那批人瞬间倒戈,转而怒骂王慧芳不负责任、得寸进尺;有一部分感情充沛的网友甚至开始共情,纷纷可怜陈斌对原生家庭的无奈。

更有甚者,王慧芳11年前坚持离婚,当初她只争学区房和大豪宅,不要儿子的抚养权,在这一刻因为得病又强迫儿子捐骨髓,何尝不算一种现世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舆论越来越两极分化时,陈志康和陈斌反而恢复理智,开始认真思考这件事。陈志康建议儿子陈斌摒弃舆论的影响,本着第一次听到妈妈生病时的想法,做出最顺从本心的决断。

陈斌最终还是同意捐献骨髓,王慧芳也因此可以长长久久的存活世上。至于之后王慧芳会不会改善对儿子的态度,我们无从知晓;可以确定的是,陈斌通过这件事,应该看到了人性最利己的一面。

幸运的是,陈斌在看透这个世界的本质之后,依然能够做出坚守本心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岁男孩救母

2022年10月19日,安徽池州的9岁男孩也有过捐骨髓救母的经历,父亲小马和母亲小敏是互联网短视频创作领域的红人,妻子小敏十几岁时,就被检查出再生障碍性贫血,日常生活完全不能剧烈运动。

小敏因为病症,从小经常会出现身体各个部位的不明原因出血,有时是流鼻血,有时是牙龈出血,最痛苦的是,一旦流血很难控制。

这些年小敏不知进过多少次医院,走过多少回鬼门关。但医生对此也很无力,因为这种贫血无法根治,只能控制,除非有脐带血配型,有血缘关系的家人配型,才有一线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敏的身体连负担自己都很困难,如果怀孕期间发病,很大概率会出现意外。再三考虑下,和小敏有血缘关系的家人先后都进入医院,纷纷参与了配型,9岁的儿子朗朗赫然在列。

小朋友都害怕打针,更反感医院的消毒水味道,但9岁的朗朗全程不哭不闹,父亲小马领他参加各项检查时,他即使也害怕护士抽血的针头,也没有过一次退缩,因为他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救妈妈。

面对记者的采访,小马表示已经为儿子请了一个月的假,医生说他体型偏瘦,手术完成后很可能会低血糖,需要静养一段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社交平台的传播,小马、小敏和儿子朗朗的互相救赎,感动了一大批网友;除此之外,众人也注意到他们虽是网络红人,但家庭条件并不优渥。

对此,小马在直播中做出了坦诚的回答:“这些年的确赚了点小钱,但赚的多多少少全都花在小敏身上了。”

池州市当地政府在关注到这件事后,也没有袖手旁观。原来早在2013年,小敏一家就被政府列入低保救助范围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敏一家虽然在网络镜头中光鲜亮丽,但因为病痛却存不下钱,小夫妻都是农村出身,家人更是提供不了经济支持。政府的低保虽然不至于救命,但无疑保证了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世人永远会被真挚坦诚的感情而打动,网友以及社会上的热心人士纷纷出动,为小敏一家献出绵薄之力。

其中一位已经78岁高龄、来自安徽省六安市的吴本国老人,明明自己的家庭只是小康水平,但却捐出了两万巨款。吴本国老人感触颇深:“普通人家各有各的苦,我年轻时没能力,现在我有了,就应该自觉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子女一场

唯有小马、小敏和朗朗这种充满爱的家庭,才会在面临变故时携手同舟;相比较于王慧芳的家庭,不仅离婚之后不再联系,而且想到对方时也只有剥削和道德绑架,这样的家庭在面临变故时,不用多艰难就会互相放弃。

其实如果陈斌坚持捐骨髓,母亲王慧芳根本无计可施。因为彼时的陈斌才16岁,还是未成年人,即便最后被逼到崩溃、可能做出伤天害理的事,也都有余地。

但偏偏王慧芳选的是舆论攻击,她作为一个母亲,亲手折断儿子尚未蓬勃发育的翅膀,对外还叫嚣她理所应当享受儿子的捐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彼时网上还兴起关于“王慧芳值不值得同情”的选票,只有百分之二的人选择值得。还记得王慧芳的经典名言:“就算陈斌考上清华,再怎么为国家做贡献,他的家庭方面永远都会有一个污点,他不给妈妈捐骨髓,他这一生注定不会成功。”

王慧芳以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儿子施压;殊不知人们早就看透他自私自利的嘴脸。

只生不养、道德绑架、威胁诅咒的王慧芳,甚至不配称之“母亲”这个伟大的称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和子女互相牵绊,但绝对不互相归属。孩子应该具有独立思考的权利,父母不该将之作为自己的私有物品。

就像部分明智的家长所说:“如果我有一天得了这样的病,一定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受罪。”当然这些都是假设,我们无法保证未来会遭遇多棘手的状况,但至少当下的每一个选择,都不要让子女牺牲。

无论世界如何发展,做母亲都是一门难以修炼的学问。希望各位女性在成为一个母亲之前,至少先保证自己人格健全,再考虑孕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