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热爱体育的人都知道6月23日是国际奥林匹克日,节日宗旨就是鼓励世界上所有人,不分性别、年龄或体育技能的高低,都能够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而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回归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故乡——法国,整整一百年之际,国际奥林匹克日成为了众多品牌表达奥运态度,彰显奥运情节的重要节点。在这一节点上,伊利先行为我们献上了一幕“跨世纪”的致敬。

国际奥林匹克日,伊利「致敬中国体育先行者」的态度短片一经发布,便在互联网上被广大网友热议,不仅源于片中出镜的中国体育先行者,也因为片中的先行态度深深触动广大体育迷。透过这样一支片子,伊利将中国体育史上的“燃点”做了一次跨世纪的串联,勾起了无数人关于中国体育的高燃往事,也让大家看见中国双奥乳企伊利对体育的深深理解,对大众体育爱好者的共情,以及对于长期坚守中国体育事业的态度和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致敬体育先行者,同行的人更懂彼此

从中国夺得奥运首金至今已有40年。回望40年,有4个人在中国体育史上留下了深刻烙印,引人瞩目。这一次伊利也将他们首度聚齐,和大家共同讲述他们的先行者故事。同为先行者,同行的人更加懂得彼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伊利官网

1984年,许海峰凭借弹无虚发的强悍实力,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中国奥运首金。那是中国奥运第一次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1999年,刘国梁成为中国首位男子乒乓球大满贯得主,证明了中国人在乒乓球领域的绝对统治力。

2004年8月27日,刘翔以打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第一个撞线,他向世界证明黄种人也能飞。

2011年,李娜成为首位赢得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中国运动员。李娜的成功,在中国体育史上书写了一段先行传奇。

时光流转,他们的先行者精神被越来越多人所看见,并在一代代中国体育健儿身上得以体现和传承。伊利亦如四位体坛先行者一样,在中国体育需要先行的时候率先站出来,引领、创造,矢志不渝的陪伴中国体育一次次登上世界之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唯一双奥乳企,坚守奥运品质

2005年,伊利正式签约北京奥组委,成为中国唯一一家符合奥运标准,并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这成为了伊利与中国奥运结缘的开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伊利

2008年,伊利推出“有我中国强——寻找我的奥运坐标”活动,吸引了超30万网友参与,社会反响热烈。伊利也因此成为首个获得奥运营销案例大奖的乳制品企业。

2012年,伊利携手中国奥运军团出征伦敦,并在全球范围内发起“平凡人的奥林匹克”活动。其中,花甲背包客、727车队等感人故事,登陆伦敦标志性的双层巴士,引发全球媒体关注。

2017年8月,伊利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唯一乳制品合作伙伴。伊利从此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同时服务过夏季奥运和冬季奥运的健康食品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伊利

伊利多年支持中国奥运事业,始终如一地为中国奥运和体育健儿们提供可靠的营养保障,以奥运品质收获了全球运动员及广大消费者的实力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黎奥运在即,伊利营销动作不断加码

随着巴黎奥运日渐临近,伊利的体育营销动作也不断加码。

伊利已签约了多位优秀中国体育运动员,又于近日携手中国体坛先行者致敬中国体育。

5月14日,伊利发布一条短片——《好久不见》,刘翔结尾那句“好久不见”,勾起了无数人对飞人刘翔的回忆,有网友表示“20年了,能把刘翔请出来,有被感动到!了解背后故事的人知道,这是刘翔与伊利的第二次合作,也是双方先行者态度、奋勇争一精神内核的双向奔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伊利官微

巴黎奥运来临之际,伊利还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国风营销”:用国风包装和新锐的表达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启动期就获得了极大的社交声量。从5月初的伊利代言人国风硬照,到巡游各大城市的伊利大巴,再到伊利代言人上「芭莎男士」杂志封面。伊利此举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有趣”“会玩”的品牌新形象。同时,伊利“事事有回应”的态度,更是被不少评论者总结为“听劝式营销”。

通过一项项成功的奥运营销活动,伊利在不同年龄层都圈粉不断,有效积聚起奥运品牌势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奥运营销,驱动伊利增长奇迹

伊利作为中国唯一“双奥乳企”,业务显著受到奥运的影响。

2005年,伊利虽已跻身中国乳业龙头,但营收刚刚突破百亿大关,净利润约为3.38亿元。而到了2023年,伊利营收突破1200亿,净利润首破百亿元。伊利如今的非凡成绩背后,离不开对奥运营销锲而不舍的坚持,久久为功的投入。

2007年,伊利产品线迎来重磅升级,既有定位高端、注重品质的“金典有机奶”,也有根据国人体质研发的“营养舒化奶”。“营养舒化奶”的推出,依靠的是伊利首创的“乳糖水解”专利技术,针对亚洲人普遍乳糖不耐受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高品质和高技术助力伊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成功为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0名运动员、教练员和随队官员提供营养保障,并位列当时最受消费者认可的奥运品牌前三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伊利财报

2008年,在一系列成功的奥运营销下,伊利营收增加11.87%,成功突破200亿;

2010年,伊利上榜“全球乳业20强”,并向着“亚洲第一”的目标高歌猛进;

2012年,伊利全力支持中国体育代表团备战伦敦奥运,当年,伊利营收大增12.12%,达到419亿,同时也真正坐稳了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头把交椅;

2014年,索契冬奥,伊利营收再增13.93%,首超500亿,同时净利润暴增30%,至41.67亿;

2021年东京奥运会,全球经济遭到疫情重创,但伊利依托奥运战略,依旧逆势增长,成功迈入千亿乳企梯队,实现14.15%的营收增长和23%的净利润增长;

在疫情阴霾尚未散去的2022年,伊利借助北京冬奥乘势而上。2022年1月至2月期间,伊利将冬奥和春促有机结合,实现了巨量品牌曝光。仅仅2个月,伊利营收就达到215亿,同比增长15%以上,利润达到33亿,同比增长20%以上。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在此期间,对伊利产品的购买意愿创历史新高。伊利产品在地级市、县级市的市场渗透率同比分别提升0.6个百分点、1.2个百分点,消费者触达规模持续上升,堪称奥运经济的精彩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在全方位的奥运营销策略下,伊利奥运身份的消费者认知度已经做到了全行业第一。“奥运品质”变成了伊利的代名词。这样的结果源自伊利对中国体育事业坚定不移的投入与支持。一场又一场奥运会,也成了伊利展现自身品质和实力的最佳舞台。

距离巴黎奥运会开幕还有一个月,中国体育代表团和伊利的表现,值得我们期待!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