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做一个关于肝脏的小科普,要聊的就是肝硬化腹水。肝硬化这种疾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由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的病理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肝硬化与其说它是一种疾病,倒不如说,它是一种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肝硬化可分为代偿性肝硬化和失代偿性肝硬化,朋友们一看就知道,失代偿性肝硬化是更为严重的。失代偿性肝硬化可以表现出很多症状,而腹水是失代偿性肝硬化朋友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当腹腔内出现过多的游离液体,只要大于200ml,便可被称为腹水。

导致肝硬化常见的病因有很多,比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药物或化学毒物、寄生虫感染、循环障碍等,都可以导致肝硬化的发生。

虽然我国目前仍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但随着生活的进步,酒精性及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所致肝硬化的比例,在这些年内也在逐渐增加。在张医生的病房,就有很多肝硬化的病人在治疗,其中合并腹水的也不在少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肝硬化腹水形成是腹腔内液体的产生与吸收失去动态平衡的结果。可由多个因素联合作用导致,门脉高压是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始动因素,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衡及低蛋白血症,在腹水的形成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腹水是肝硬化自然病程进展的重要标志,其发生率在肝硬化病人中并不少见。据调查,中国南方地区住院肝硬化患者中,腹水发生率为55.6%,已经超过了一半,更为重要的是,腹水的出现也提示肝硬化预后不良,一旦出现腹水,一年病死率约为15%,五年病死率约为44%~85%,这个比例甚至超过了癌症。

中医对肝硬化腹水的形容是:腹部胀满,小便短小,甚者腹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属于中医“鼓胀”范畴。看到这种描述,肝硬化病人的形象是不是一下子就跃入了眼帘?其实患病的朋友还是非常痛苦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充满了艰辛,如果治疗不及时,症状会迅速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肝硬化腹水根据其严重程度,也是可以分级的,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所谓的一级,是指少量腹水,仅通过超声才能检测到。病人一般没有腹胀表现,体检移动性浊音阴性,超声提示,腹水深度小于3cm;

所谓的二级,是指中量腹水,病人常有中度腹胀和对称性腹部膨隆,查体移动性浊音可以是阳性,也可以是阴性,超声下腹水深度为3~10cm;

所谓的三级,是指大量腹水,病人腹胀明显,查体移动性浊音阳性,可有腹部膨隆,甚至脐疝形成,超声下腹水深度超过1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对治疗的反应,肝硬化腹水又可分为普通型腹水,顽固型腹水和复发型腹水

普通型腹水就不必描述了,非常容易治疗。咱们重点来聊一下顽固性腹水。2021年美国肝病学会推荐的顽固性腹水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严格的限制盐摄入,每天盐的摄入量控制到4~6克,同时给予强化利尿药物,螺内酯每天使用400mg,呋塞米每天使用160mg,治疗至少一周,或者是治疗性放腹水,每次放腹水量达5000ml,但效果仍不明显,或已经控制腹水,4周内复发,腹水增加至少一级。

2、出现难以控制的利尿药物相关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如急性肾损伤,难控制的电解质紊乱,男性乳房发育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的标准就要简单一些,需要满足3个条件:

1、利尿药物或治疗性放腹水,每次放4000-5000ml,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2周,症状无明显改善。

2、出现难以控制的利尿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3、排除恶性腹水及窦前性门脉高压症引发的腹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复发型腹水是指在限制盐的摄入及应用利尿剂药物的情况下,一年内腹水复发≥3次。从这些症状和分型的描述中,朋友们可以看出来,这是一种非常棘手的疾病,处理不好,不但病情难以改善,甚至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但让人感到失望的是,西医对腹水的治疗其实还是有一定限制的,主要是针对症状去治疗,无法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可能唯一的希望就是肝移植了。但是,祖国医学近年来在治疗腹水方面的疗效让人眼前一亮。

如果朋友们身边有这样的病人,在西医治疗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应用祖国医学及治疗,也许能取得不错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意见,欢迎在留言区讨论,张医生会根据您的留言去规划以后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打造一个干净、有担当、不断进步的健康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