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24个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以下简称试点城市)2023年度工作情况开展了总结评估,发布了工作情况的通报,对深圳、

、武汉、合肥、广州、长沙、温州、台州8个试点城市予以表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试点开展以来,各试点城市以发展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序推进各项试点任务,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建立工作机制

24个试点城市均建立智能建造试点工作协调机制。出台了土地、规划、财政、科技、人才、招标投标、评优评奖等一系列支持政策。

将506家企业纳入智能建造骨干企业培育名单。公布了758个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工程项目,其中包括住宅类项目209个、城市更新类项目17个。

取得工作成果

24个试点城市支持有关单位启动建设39个智能建造科技创新平台。立项智能建造相关科研项目105个。颁布实施47项智能建造相关标准、定额和导则。有99所高校开设智能建造专业或方向,2022年招生3562人,2023年招生5539人。

形成经验做法

通过试点,形成42方面130条可复制经验做法,为全国提供了示范样板。

苏州市

苏州市提出主推

智能装备“硬件”、催生配套技术“软件”

的路径规划,聚焦

建筑机器人、智能升降机

等施工装备投资建设产业实体,并在

技术研发、工程应用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安全监管

等方面完善配套措施,率先推进智能建造产业化发展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州工业基础实力雄厚,制造业集群发展成效凸显,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个万亿元级产业支撑有力,

具备发展智能建造的良好土壤。

近年来,苏州立足产业优势、整合资源要素,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智能建造装备,高位推动建筑业、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建筑领域新质生产力,力求培育具有“苏州特色”的智能建造产业生态,力促建筑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力争以智能建造为抓手推动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自2022年获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以来,苏州坚持以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工作主线,锚定建筑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工作目标,力争抢占智能建造产业高地,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此,苏州市委、市政府科学部署,宏观微观兼顾,

系统谋划智能建造实施方案和政策举措

在综合分析本地建筑业、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产业禀赋的基础上,

确定了“主推智能建造装备‘硬件’、催生配套技术‘软件’”的产业发展思路

,积极引导智能建造产业链集聚。

苏州将培育智能建造骨干企业作为试点工作的重点,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科技成果的深度融合

住房城乡建设部明确,下一步,各试点城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有效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不断推动试点工作走深走实,确保如期完成2024年工作任务。

来源:苏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