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教科书中,人类社会在演化过程中,存在一段漫长的母系社会——现在一些文章指出有35000年,这样的社会以女性为主导,男性没什么话语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直到今天依然还记得,我以前的老师是如何描述母系社会的,我的老师告诉我们:

在原始的狩猎采集社会,男性负责狩猎,而女性负责采集,男性狩猎非常不稳定,经常颗粒无收,女性的采集则获得了更多的食物,所以女性在过去社会地位会更高;而之后因为进入了农耕时代,男性有着更好的体力,能够更好的创收,所以就转变成了父系社会阶段。

这个说法明显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关于食物获取方面,女性能做的事情,男性几乎全部都能做,甚至做得更好。

其实,大部分女性能做的事情,男性都能做,但只有一件事,女性是无法被替代的,那就是生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发现的女性崇拜被认为是母系社会的证据

所以,关于母系社会的存在其实并不是我老师解释的那样(我们的教科书通常也没有详细解释母系这段历史),而是一个与女性生育有关系的解释。

这个解释认为,人类在过去存在群婚行为,这种背景下,男性无法知道哪个孩子是自己的,一个孩子出生时,唯一知道的血缘就是自己母亲,而不知道自己的父亲。

所以,父系不可能建立,因为男性无法判断自己的孩子,自然不可能为此付出什么,一个家庭只能通过女性传承。

这套理论还继续解释了母系到父系转变的原因,是因为随着动物的驯化,男性占据了这部分财富,所以才有之后的父系社会的转变。

这套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转变是:野蛮时代的群婚到母系的建立,而母系被父系取代。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必经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恩格斯

提出这套理论人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这么长的名字可能一些人看起来会有点陌生,但如果直接喊他“恩格斯”的话,估计很多人就不会陌生了,他的搭档就是马克思

其实,之所以“母系社会”的相关说法会出现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就是因为它是恩格斯提出的。

据说,恩格斯提出这样的理论也是有他自己的目的,是为他和马克思的理论做背书的。

至于这个理论到底是不是正确的,我这边直接说结论了,现在大部分人类学家并不认可,人类历史上可能并没有出现过完全由母系主导的社会,更别说存在一个这样的历史阶段了,当然目前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它曾经存在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母系社会在动物界也有很多例子

人类的母系社会存在的生存问题?

首先从生物学角度来说,雄性的基因传播机制确实会让其成为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因为雄性生殖细胞非常多或者非常廉价,所以自然界大部分有性生殖的雄性都倾向于选择去加大投资——去寻找更多的雌性来传播基因,而不是留下来照顾自己的后代,毕竟只要后代足够多,总会有那么几个能存活下来。

而雌性动物则正好相反,因为雌性的生殖细胞非常有限或者非常宝贵,所以它们必须倾向于精细化投资。

生殖细胞的成本不同也解释了为什么都是雄性为了生殖大打出手,而雌性则是被动选择的那一方。

这个似乎非常适合母系社会的发展,很多动物的母系社会建立或多或少都和这个有关系,但是人类的社会有一个巨大的风险,就是物种间的竞争相当激烈。

人类可能会为了掠夺对方资源,将对手赶尽杀绝,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一直都在上演。

那么,那些完全由母系主导的社会,要如何抵抗住保留男性的社会群体呢?

另外一方面,如果在女性社会中,依然保留了男性,男性连自己是否有孩子都不知道,那么女性又是如何让男性团结并心甘情愿的为母系社会去拼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野蛮时代的小规模的战争中,其实一队参与战斗的人马最牢靠的关系就是血缘关系,不然永远不可能有忠诚。

如果男性只是作为一个母系社会的附属品,那么他们不可能为了母系社会战争,因为换一个母系社会做附属品对于男性来说成本要低得多。

总得来说,男女之间在生物学上存在的巨大差异——男性更强大,更具攻击性,主导战争,人类社会在每次更迭中,父系都应该胜出才是;

完全由母系主导的社会存在太多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人类好战等因素的存在会让这种社会很难存在,至少它不可能长久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代母系社会之谜

我们前文提到的母系社会其实都是指完全由女性主导的社会,男性是社会中可有可无的部分,这种完全与父系对立的社会制度确实难以存在。

不过,如果母系社会只是指,家族的姓氏或者承认的血统、财富、土地等由女性主导和继承,而真正的权利由男女共同持有的话,那么这样的社会非常多。

现在一些学者为了区分这种情况,将那种完全与传统父系社会对立的母系社会称为母权社会,而这种由女性主导血统却不完全主导权利的称为母系社会。

2019年,一项研究调查了全世界不同地区的社会结构,全球有590个社会传统上是父系社会——男性绝对主导女性地位则偏低,362个社会是双系社会——他们承认父母双方的血统,而被认定为母系社会(后者的定义)有160个,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们主要的家庭是母系维持,但是社会的主要权利有男女共同持有,有时候女性权利会更大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米南加保族至今还是男性嫁给女性

其中中国的摩梭族(云南那边的)被认为是最典型的母系社会之一,而人口最多的母系社会则是米南加保族,生活在印度尼西亚,总人口有400多万。

其实,我们前面提到的恩格斯的母系社会理论是相对过时的,他更多的是在解释可能根本不存在的母权社会,而关于人类现代到处都存在的母系社会,其实也有许多主流的解释。

一些人认为母系社会更适合小规模的社会团队,随着社会团队扩大就变成父系;也有人认为,当男性经常需要从事高危工作时,比如战争,母系社会会更加有效,而当男性不需要从事这些高危工作时,则父系更有效;

2019年的这项研究其实是试图找到所有现存母系社会的共同点,看有没有什么可以解释它们,但事实证明,主流的所有理论都无法解释全部的母系社会形成原因,这些社会放大来看相当复杂。

不过,这项研究发现,当人们拥有财产时,这里的财产并不是指土地,而是可移动的、可转让的东西,后代得到这些东西会让他们过的更好时,就更容易脱离母系社会,但这也不是全部因素。

参考:
https://doi.org/10.1098/rstb.2018.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