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应对持续高温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近日,长治市上党区农业农村局积极展开抗旱保苗工作,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农作物生长状况,多管齐下力保墒情,夯实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基础。图为农技人员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李玲 摄

近期,我省高温天气频发,部分地区发生旱情,给夏播和已出苗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省农业农村厅积极行动,组织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抗旱保丰收。

省农业农村厅派出厅长带队的抗旱指导组,紧急为长治、临汾等地协调探墒沟播机,指导农户趁墒播种、造墒播种;

长治市成立抗旱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和抗旱服务小组,对缺苗断垄严重地块,指导农户改种生育期短的抗旱品种;

芮城县积极造墒播种,通过大禹渡日提水量95万立方米,日灌溉面积1万余亩;

为科学应对部分地区出现的旱情,省市县乡四级1.4万名农技人员围绕重点地区和主要作物,开展进村入户技术服务。省级专家团队及时制定《春、夏播玉米抗旱抗高温技术要点》《春、夏播大豆抗旱增产技术要点》等指导意见,对旱情发展快、影响程度重的地区,主动下沉一线,帮助农民解决抗旱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我今年种了10亩玉米,全部出苗啦,昨天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刚刚浇完,用了7个小时。”6月19日,在洪洞县辛村乡马一村,村民樊亚平一边查看出苗情况一边告诉记者,“农技人员现场指导,说我这10亩玉米现在苗全苗壮,我放心啦。”

此外,记者了解到,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在运城市指导当地采用机井灌溉,优先保证处于大喇叭口期的春玉米和已经播种的墒情差的复播玉米用水,依据降雨和浇灌进度及时播种,对已经出苗的玉米及时查苗,发现断垄及时补种,对出苗后3—5片可见叶时,喷施苗后除草剂,加大水量降低施药浓度,提早防除杂草,防止发生药害。

据悉,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组织26名省级专家分赴各地开展指导,农技人员深入56个涉旱县的532个村,落实抗旱保苗等关键技术,指导服务7700余农户,解决农业生产难题249个,向5000个生产主体点对点发布抗旱减灾技术措施。

“我们还利用区域主流媒体每天发布各地抢墒播种、抗旱田管等经验做法,向广大农户推广实用管用的抗旱技术模式。”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处长王圆荣说,“从目前来看,干旱对夏播工作有一定影响,但大部分可防可控,广大种植户具有抗旱夺丰收的信心。”

我省将在抓好各项抗旱措施的基础上,及时分解农业农村部下达的4220万元抗旱救灾资金到受灾县(市、区),还将及时总结抗旱的好政策、好措施和好经验、好做法,同时选树一批运用抗旱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提升单产夺丰收的新型经营主体典型。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实习记者 刘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