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校的生活,很多人都很羡慕。

可很多不知道的是,在军校还要搞劳动。

1996年,我考上了军校,进入军校后,不是马上学习,而是参加了三个月的农场劳动,具体事情是挖鱼塘,清淤泥,养鱼。

记得当时正入冬,10、11、12月份,每天一大早,学校就组织我们拿好劳动工具,然后“五公里”小跑跑到学校农场。农场“场长”早早就划分好劳动场地,有的班级负责清理鱼塘淤泥,有的班级负责清理臭水沟淤泥,有的班级负责运送这些臭淤泥,有的班级负责新挖水沟或鱼塘。总之,百十亩农场全是我们那批新学员。

挖鱼塘是体力活,这样凡是来自大山里的兵所在的班级就最受欢迎,因为更能干活。脏活、累活干得最多,也没有怨言,不会让学校操心。

当年的环境还是很辛苦,尤其是在劳动中,大家渴了,学校不提供开水给我们喝;我们饿了,到了开饭时间,炊事班把做好饭菜送到鱼塘边或臭水沟边,让我们“手抓饭”;我们累了,只得放下铁锹、锄头、撮箕等劳动工具,站着或蹲下和战友吹牛聊天,因为劳动场所全是臭烘烘的稀巴烂的烂泥巴;没有午休,烈日炎炎,我们只有一顶作训帽。

有些学员十分不理解,为什么上军校还要挖鱼塘?结果被一通训斥。并要求我们,必须“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们每天像野战部队一样,进出军校大门都是五公里长跑,都必须吃饱早点,都必须带满水壶,都必须带好手套、创口贴,都必须睡好觉,必须带好自己使用的工具或养精畜锐。

我们的午餐多数是标准餐:两个馒头、一个鸡蛋、一包牛奶。这么点东西,当时大家都不够吃。

我们今天挖好的鱼塘或水沟,明天就是水塘或水沟,我们讨厌这严重渗水问题,每天早晨去劳动,第一件事情就是排水,而且挖着挖着又渗出许多水,严重影响我们的进度啦!但没有办法,还好我们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我们刚开始庆幸班级挖水沟,现在有点讨厌,因为这水沟挖得像战壕,一米多宽,两米多深,我们当中小个子战友是弄不上去水或泥巴的,这时“大个子”们主动靠前,充分发挥作用。

深冬越来越临近,天气越来越冷,大清早卷起裤腿、衣袖像正儿八经的农民工一样干活,怕冷就得拼命干活“取暖”,多数情况下弄得汗流浃背,不管阴雨天、寒风凛冽天气。

三个月的劳动,终于验收合格,我们终于看到清澈见底的水沟、池塘,好想下去游泳,把满身的臭泥巴或臭汗水洗得干干净净。

付出总有回报,可是这个回报让我们有点意外,满塘的鱼,学校农场打捞上来的鱼,让炊事班天天做鱼给我们吃,让我们分享劳动成果。炊事班十分负责,想方设法做红绕鱼、清蒸鱼、酸辣鱼、油炸鱼、脆皮鱼、水煮鱼、剁椒鱼头、糖醋鱼、麻辣鱼片等鱼给我们吃。

那个鱼塘的鱼怎么都吃不完,吃完这个鱼塘的,吃那个鱼塘的鱼;吃完大的鱼,小鱼又长大啦!那一年,我们吃鱼的水平提高不少,什么鱼好吃,怎么做才好吃等等。

现在想起来这件事情,我还感觉满身有臭泥味,满嘴还有鱼味道。

这些属于青春的故事,现在想想,依旧有青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