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亚地区的大国,印度如同一个熔炼铁器的火炉,宗教、语言、种族无不在政治的真火中接受熔铸与淬炼。

可现实却并未如愿以偿地将多元文化锻造成“百炼钢”,反倒是在各美其美的基础上,时现不可调节的矛盾。

印度也在这固有的社会问题中,频受恐怖主义的威胁,从1987年虔诚军初立,到1993年孟买系列爆炸案,再到2000年红堡袭击,及2007年印巴跨境火车爆炸。

从未间断的多类型恐怖侵扰,使人们对于印度的反恐形势进行了多次不容乐观的估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会不公、警力不足、相关部门不作为,均是印度反恐无效果的原因,好在孟买恐怖袭击发生之后,印度政府开始亡羊补牢。

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年策划孟买恐怖大案的黑手达乌德至今仍逍遥法外,甚至就连印美联手都对他无计可施。

这位恐怖分子是“印度第一恶人”,当年也是和本.拉登齐名的世界通缉犯,而在本拉登已经授首10多年后,达乌德还无影无踪。

那么,达乌德有着怎样的过去?他都在印度做了什么坏事?这个恶魔最后又跑到哪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达乌德:剑走偏锋的警二代

俗话说人间正道多沧桑,但出生于印度贫民窟的达乌德,并没有领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道理,反而是在人生的下坡道上横冲直撞,最后难以回头。

1955年,达乌德出生在孟买的贫困落后地区。跟那些著名的黑帮匪首一样,达乌德贫苦的出身是他们的共同点。

区别是,达乌德的父亲还有一个警察的职位,虽然微薄的薪水难以救一家人于水深火热中,但起码不至于像最底层的贱民般,被人踩踏在脚下。

当时的印度社会正处于人口大爆炸时期,可国内的工业水平却蜗速龟行,这就导致绝大部分人仍旧处于为三餐温饱而奔走的状态中。

一旦正道难有出头之日,社会就硬生生的将很多人逼成了不法分子。

在孟买,抢劫勒索是家常便饭,绑架诈骗也是见怪不怪。就连警察都顶着法律的名衔,暗中与匪帮勾结以求便利行事,这为达乌德等匪徒们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达乌德的父亲自然也会在社会乱象下混水摸鱼,分一杯时局的昏羹。他与黑帮混混互为保护伞:一面对黑帮的小打小闹置若罔闻,一面借黑帮造势收取民众的保护费。

一旦民众之中对政府不满,发生了异动,他还可以再借黑帮之手进行压制。

涉黑的所获让达乌德一家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孩子们的价值观也开始扭曲。

达乌德敬仰父亲在黑白两道的威望,也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家中的顶梁柱。他更加梦想的,便是当贫民窟中的小霸王,好斗的心性怂恿着达乌德,在十几岁时便加入了黑道帮派,

凭借着心狠手辣,在贫民窟打出名堂的达乌德被黑老大哈吉一眼看中,哈吉本就与达乌德的父亲有着千丝百缕的联系,于是果断将达乌德和他的哥哥沙比尔收到麾下效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达乌德背靠大树好乘凉,开始在黑帮中崭露头角,可时间一长,争强好胜的达乌德就有些不服从管理。换句话说,羽翼丰满的达乌德想要另立山头,谋求更大的利益。

天生的行动力,让18岁的达乌德建成了自己的黑帮组织,并摇起了“D公司”的大旗。

当时日常的保护费收取、敲诈勒索,早就满足不了达乌德的胃口,他和哥哥沙比尔将目光锁定在了走私、贩毒、绑架等零成本的“大买卖”上。

1974年,19岁的达乌德为了给自己造势,也为了赚笔快钱,带着七个手下拿着手枪短刀劫持了一辆运钞车。就这一起案子,20万美金如探囊取物一般落在了达乌德的手中。

但令达乌德始料未及的是,这笔钱的所有者正是哈吉。贸然在太岁头上动土的达乌德,被父亲狠狠教训了一通,达乌德为此很是不服。

达乌德父亲知道哈吉不会善罢甘休,索性利用职务之便,为儿子撑起了保护伞。他暗中运作让警方默许黑帮内斗,从而坐收渔翁之利,进而间接为达乌德扳倒哈吉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横跨黑白两道,制霸孟买的黑老大

哈吉家大业大,势力盘根错节,断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拔除的。达乌德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与哈吉进行持久战,但火拼同样需要经济的大力支持,

达乌德不得不将自己的大部分注意力,转到加快D公司的运转方面。在孟买混迹多年的达乌德心里清楚,孟买就是个深巷子,混黑帮容易,但要想赚更多的钞票就需要动动脑筋。

达乌德灵机一动,将眼光盯准国际市场,他开始利用D公司做起了跨国转账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