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中,东北地区的国军基本上被全歼,除了刘玉章的52军一部分从营口坐船逃走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布置得当,东北地区的国军能全身而退吗?

先说答案,不可能全部安然撤退,肯定要损失至少一半兵力,才能掩护其余的人撤进关内。

辽沈战役前,整个东北地区的国军是被分割为三大块,分别据守长春、沈阳、锦州三大城市。

①长春守军

长春是郑洞国的第1兵团在驻守,一共2个军,分别是新7军与60军,还有一些地方保安团等,加起来一共10万人。

新7军一共下辖3个师:新编38师、暂编56师、暂编61师,这三个师里,战斗力最强的当属新编38师了,和号称“虎师”的新6军之新编22师是同属一档的战斗力。

60军是滇军,隶属于云南王龙云,五华山事件后,60军被迫千里跋涉来到东北,还经常被分开使用,一点一点被消耗,辽沈战役开始时,60军已经大变样了,战斗力不到1945年时的三分之一。

长春守军其实是可以安全撤走的,但是有时间限制,必须在1948年春天,跟着新1军一起撤到沈阳,那是唯一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打,此时,长春已经被围得如铁桶一般,新7军和60军没有任何可能突出去。

只能放弃长春守军,如果可能的话,把新38师空运回沈阳,我相信沈阳有这个运力,毕竟卫立煌为了救援锦州范汉杰,从沈阳空运了79师两个团去锦州,如果不是锦州机场被东野炮火封锁,那还能空运更多的人。

但是如何瞒过长春其他人,是个问题,因为一旦新38师要走的消息在长春传开,那整个长春人心浮动,长春防线可能瞬间就垮掉了。

所以,长春守军大概率会全军覆没,没法安全撤离,只能弃卒保车,吸引住12纵和12个独立师于长春周围,为沈阳的西进兵团撤离做掩护。

②锦州守军

范汉杰的锦州指挥所,旗下的兵力其实分布很广,从兴城到锦西葫芦岛再到义县,这一段北宁线上,都分布着,最精锐的当属阙汉骞的54军,驻防于锦西葫芦岛,锦州城内的兵力其实不多,不到5个师,大部分还都是滇军,战斗力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汉杰如此的排兵布阵,如果要硬守锦州,兵力劣势很大,但是如果要以锦州为诱饵,吸引东野主力来攻,掩护沈阳及锦西葫芦岛守军撤退,此法倒是非常适合。

所以,锦州城内及义县的守军是没法安全撤离的,也必须放弃,如果范汉杰能派人打通机场封锁线,那他及团队成员是可以坐飞机撤出来的。

③沈阳守军

沈阳守军基本上属于东北国军的精锐了,而且基本上都在廖耀湘的西进兵团序列内,现在的问题是,到底给沈阳留多少兵力来守城,之前是周福成的53军和戴朴的207师两个旅,其余的都被廖耀湘带走出辽西了。

如今,东野主力基本上都云集锦州地区,沈阳一带只有5纵和6纵16师、18师在负责监视,这是沈阳守军撤离的最好时机。

沈阳要想成功撤离,主要就是一个“快”字,廖耀湘把49军两个师留下来,置换出207师的两个旅,周福成则率53军和49军的两个师防守沈阳,其余兵力全部交给廖耀湘。

廖耀湘以增援锦州的名义将西进兵团带出沈阳,但是千万不能去彰武,而是要直扑辽阳,沿着52军的撤离路线,从辽阳到鞍山,再到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条路线上,几乎没有东野的主力,基本上是一些地方部队,无法挡住西进兵团这么大一块,东野的主力从锦州调来,时间上不允许,5纵和6纵2个师也处于沈阳西北方向,也来不及。

所以,按照这条线路,沈阳的精锐是完全能撤到营口的,到了营口后,以营口为基地,打造环形防御圈,然后调集船只,从海上撤退。

至于锦西葫芦岛的侯镜如东进兵团,只能沿着北宁线,从山海关撤到唐山,空出来的船只,刚好可以用来运输营口的西进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