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未来6G的关键技术之一,星地融合将加速构建空天地一体的新型基础设施,形成万亿级天量市场。6月24日,由通信世界全媒体主办,电信终端产业协会空间技术融合应用工作委员会、博鼎实华(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2024空间技术融合应用及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星地一体,未来可期”为主题,汇聚行业协会、卫星通信运营商、基础运营商、卫星通信厂商、小基站厂商、测试厂商等的专家、学者,聚焦星地融合前沿趋势、技术攻关、标准制定、产业应用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度研讨交流。通信世界全媒体总编辑刘启诚担任本次论坛的主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空间技术融合应用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

随着空天地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空天地产业“赛道”迅速升温。国家政策频频出台、电信运营企业积极布局、产业链各环节加大投入,空天地产业蓄势待发。为响应国家政策、加强产业合作、推进空地融合,电信终端产业协会特成立空间技术融合应用工作委员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会议现场,电信终端产业协会空间技术融合应用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电信终端产业协会秘书长谢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魏然、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互联网交换中心主任赵庆、博鼎实华总经理刘军、中国联通研究院泛终端研究中心总监周晶、中国卫通宽带事业部副总经理施永新、中国电信卫星研究院总师侯利明、中信卫星市场总监陈极珺、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技术经理程锦霞、上海垣信通信网络系统部总经理邵丰伟出席了成立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致辞环节,电信终端产业协会秘书长谢毅表示,空间技术融合应用工作委员会旨在为空天地产业深度融合与广泛应用,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持,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推动空间技术与电信终端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相关技术和应用的创新发展;二是加强空天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沟通协作,搭建高质量的产业交流合作平台;三是拓展技术研究与标准制定的参与成员范围与规模,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魏然表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空间战略的深化实施,空天地产业和空间技术必将拓展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希望空间技术融合应用工作委员会为产学研各方提供思想碰撞、技术交流、产业合作、生态共建的平台,引领业界探索更多创新应用,创造出丰富的科技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上,博鼎实华无线网络部主任金舰对空间技术融合应用工作委员会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表示,后续空间技术融合应用工作委员会将与企业联合开展空间技术研究;针对新型设备组织相应的测试验证;编写相应标准,助力产业形成可依据的标准体系;根据各部委、地方政府针对性的需求,协助支撑政策和管理办法的制定。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期待空间技术融合应用工作委员会携手产业共同应对挑战、把握机遇,让空间融合应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

02

奏响产业发展“最强音”

一直以来,空天产业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小到人们使用的定位导航、手机即时通信,大到企业经营状况、工程建设进度的实时监测系统,都属于空天产业的业务范畴。在商业航天繁荣发展的今天,空天产业生态不断重塑,更是奏响了产业发展“最强音”,将进一步助力空天应用进入大众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主题演讲环节,民航总局飞标司航务处余梁谈道,卫星互联网是未来航空通信的重要一环,行业要抓住机遇,在新一轮通信技术变革中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他建议,政府机构要完善顶层规划设计,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产业链要有组织地开展基础研究、推广应用和标准化工作,推动航空卫星通信繁荣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卫通宽带事业部副总经理施永新表示,随着中星16号、中星19号和中星26号高通量通信卫星相继成功发射,中国卫通初步建成完整覆盖我国国土全境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沿线重点区域的高轨卫星互联网,并在全国建设了10个高通量信关站,在航空航海、泛在物联、政企应用、应急保障等多个领域实现了高轨卫星互联网应用推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电信卫星研究院高级技术专家王勇淳指出,手机直连有三种技术路线,即定制路线、存量路线和5G NTN技术路线。其中,5G NTN技术路线采用公开体制,提供星地融合服务,便于形成星地融合产业规模化发展。中国电信成立5G NTN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强化产业协同,推进5G NTN关键技术攻关、产品能力研发及应用服务落地,并基于5G NTN技术标准提出星地漫游和星地融合两种网络架构,持续开展IoT NTN和NR NTN技术试验,加快星地融合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联通研究院泛终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牧洲在演讲中提到,我国低空经济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目前基础设施是其规模化发展重要的支撑和突破口,天地融合智能网联通过飞行感知、数据通信和算力应用“三网合一”、高效协同,有效助力低空经济发展。中国联通正加快打造联通天地融合智能网联能力体系,推动“端、网、业、管”四位一体协同创新,助力低空产业迈入“飞得好、管得好、用得好”的新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技术经理程锦霞指出,天地一体将实现卫星与地面在技术、标准、产业和应用方面的全方位融合,做强卫星互联网产业。中国移动正以“手机直连卫星”场景为抓手,开展架构、空口、频率、多轨四大融合等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持续推进天地一体化标准发展进程;同时联合产业率先开展低轨卫星星载基站样机研制,加强低轨技术储备。未来中国移动愿携手产业各方共赢“网络无所不达、算力无所不在、智力无所不及”的美好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科航电技术创新中心通信技术研究室主任刘晖表示,机载卫星通信系统入网面临比传统无线电通信系统更多的法规要求和技术挑战;卫星通信系统相比于传统空地通信系统也需要考虑覆盖范围、频率、过境权、落地权等专业问题。下一步,我国要深入研究国外的入网认证流程,建设自主可控的卫星网络的入网认证流程、方法,同时与国际接轨,提高国际话语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兴通讯无线产品规划总工郝瑞晶发表了《5G-A NTN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让连接无处不在》的主题演讲。他认为,NTN有望在手机直连、物联网、宽带接入等多领域成为主导标准,中兴通讯全面布局NTN技术,推动IoT-NTN向覆盖增强、速率增强、容量增强、移动性增强、语音增强演进;推动NR-NTN基站上星技术向更低成本、更强性能、更大面积天线、存量终端直连卫星等方向发展,携手产业构建天地一体网络,让连接无处不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瑞无线研发总监张骞表示,在政策、市场、技术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空天地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爱瑞无线推出的卫星通信载荷解决方案,是国内唯一基于国产SoC平台的星上通信载荷解决方案,支持卫星通信的新版本协议和功能,峰值速率最高可达3Gbit/s,且物理层解决方案功耗小于10W,将在未来无线网络天地一体组网架构中发挥关键作用,助力宽带卫星通信走向更多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银河航天解决方案总工杨文翰在演讲中介绍,银河航天打造的“小蜘蛛”在轨试验试用平台,是由“星、站、端”组成的星地通信试验系统,可助力企业进行全面的关键技术验证、行业应用演示以及探索应用新场景。目前“小蜘蛛”平台已服务50家企业2000余次试验,多次为国内首次实践,助推相关成果应用转化,未来银河航天也将建设“手机直连”试验平台,持续助力产业释放潜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德与施瓦茨公司业务拓展经理刘晓普表示,探索浩瀚宇宙并非易事,在商业航天规模化发展的当下,测试测量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罗德与施瓦茨打造了覆盖卫星研发、卫星大规模制造产线、地面站在轨测试、地面站设备制造、终端研发和终端大规模制造等全产业链的测试测量方案,全面助力空天地产业蓬勃发展。

万里碧空任“飞鸿”,齐心并肩搏今朝。我国空天地产业发展仍需产业链携手共进、凝聚合力,期待产业链企业以合作汇聚更大力量,推进空地产业协同创新,促进卫星应用走深向实。

责编/版式:盖贝贝

审校:王 涛 梅雅鑫

监制:刘启诚

【通信世界新媒体矩阵】

央视频 | 微软MSN | 视频号 | 微博 | 今日头条 | 百家号 | 网易号 | 搜狐 | 腾讯新闻

新浪看点 | 雪球号 | 抖音 | 快手 | 爱奇艺 | 知乎 | 哔哩哔哩 | 咪咕视频 | CSDN | 36氪

【新媒体团队】

监制|刘启诚

审校|王涛 梅雅鑫

编辑|王禹蓉 盖贝贝

视频剪辑|黄杨洋 卢瑞旭

运营|林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