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6月20日,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及“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开展“走进粤东粤西粤北(湛江)教研帮扶活动”,组织100多位学科教研员、专家及学科骨干教师,深入湛江市9个县(市、区)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150多场教研帮扶活动。

01

实施全方位融入式教研帮扶

教研帮扶活动以省教育研究院和广州、湛江教研力量为主,涵盖从学前教育到普通高中各学段以及特殊教育共38个学段学科。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场地、分学科在市直学校及9个县(市 、区),以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课例展示、评课研讨、案例分享、专题讲座、教研沙龙等形式,同步组织开展了150多场教研活动。

活动中,省教研院学科教研员走上讲台,与一线教师上接力课、开展同课异构。6月19日上午,在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党委委员、教学教材研究室党支部书记、中学数学教研员吴有昌,与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数学老师何敏霞上了一节《三角形的内角和》接力课。在湛江市吴川一中,省教育研究院中学化学教研员程俊,与吴川一中化学老师罗利红、广东广雅中学化学老师钟国华进行同课异构,上了一节多模块知识融合的复习课《对合成氨的再认识——合成氨工艺的转型升级》,展示凸显知识价值的深度学习复习课样态。分别有来自湛江市各县市区的150多位初中数学、150多位高中化学教师观摩了现场课与专家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省教育研究院党委委员、教学教材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吴有昌与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数学老师上接力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省教育研究院中学化学教研员程俊,与吴川一中、广东广雅中学化学老师进行同课异构

“能与专家同台授课,我受益良多,这对我们这样的年轻老师的成长是巨大而迅速的。”何敏霞老师表示,听完省教研员的课,她深刻地意识到了课堂上对学生思维启发的重要性。罗利红老师表示,与专家老师同台授课,如同打开了另一扇教学视角的窗口,使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何谓素养课堂,以及如何通过深入挖掘知识价值,充分发挥化学教学的责任与使命。

教研帮扶活动过程中,还举行了高质量教研体系建设调研座谈会暨联学共建活动,省校(园)本教研基地座谈会,乡村中小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调研,小学、中学教育教学管理专题报告暨广东省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推广及培育会等。全市约2万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学科教研活动,300多位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者听取了学校管理方面的经典案例和成功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建高质量教研体系
促教育高质量发展

18日下午,高质量教研体系建设调研座谈会和“联学共建·高质量教研赋能教育强省建设”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在霞山区教育局举行。省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傅湘龙,湛江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升,省教研院教学教材研究室、基础教育研究室、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和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所负责人,湛江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等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座谈会现场

座谈中,傅湘龙表示,在教研的内涵上,全省的教研员及老师都要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研工作要做到“四个转向”:从“研教”转向更加关注“研学”,从关注学科教学转向重点关注学科育人,从关注教师教什么转向重点关注学生学什么,从只关注中考、高考结果转向重点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及学习效率。接下来,省教研院还将奔赴汕头、揭阳、惠州等地进行教研帮扶,努力提升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教研水平,助推城乡区域缩小差距,为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基教所所长李渊浩介绍了广州-湛江对口教研帮扶协作的进展情况。广州按照“互学互鉴,共建共享”,坚持部门协同、造血提能、共建共享,开展多元化、项目化、信息化教研帮扶。两地教研部门紧密合作,在教研资源共享、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接下来,广州将从健全“1+3”融合大教研机制、持续用好“学科联动”“基地联动”“工作室联动”等帮扶模式,实现高质量教研协同合作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

03

湛江教研:
优势互补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湛江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升介绍,近年来,湛江市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始终坚持以生为本,聚焦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实施一系列教研项目,推动教学方法的更新和课程内容的优化,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教研活动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了县域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均衡发展。

2021年以来,广东省已建设了四批教研基地,湛江市共有省教育基地17个,其中省学科教研基地12个,县(市、区)教研基地1个,校(园)本教研基地4个。在省级教研基地的示范引领下,湛江市的教研工作呈现鲜明的亮点和特色。一是构建了部门联动教研工作机制,以“互联网环境下城乡教育一体化课堂”为引领,整合各方力量,推进教育数字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探索网络协同联动教研帮扶新模式,推动城乡学校、教师间的协作与交流。此外,实施挂点教研制度,助力“百千万教育工程”。各级教研工作重心下沉,下乡村、下学校、下课堂,深入基层,指导校本教研。三是打通“基地-课题-课堂”通道,立足课堂,开展课题研究,深化基地建设,探索市、县、校三级教研联动模式和城乡教师成长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学科开展教研沙龙、说科研讨等

04

全省开展第二轮教研帮扶
总体满意度96%以上

此次走进湛江的教研帮扶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今年“走进粤东西北教研帮扶活动”的第四场,也是第二轮帮扶活动的第11场。从2020年开始,省教育研究院开启了每两年一个轮次走遍粤东西北12个地级市的教研帮扶行动。第一个轮次已经圆满结束,共组织全学段多学科教育教学专家540多人次,直接帮扶超过3万名教师、教研员,惠及100多万人次,总体满意度95%以上。2023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全面开启第二轮“走进粤东粤西粤北教研帮扶活动”,组织202个不同学段学科教研员、教育教学专家和名教师团队超580人次,先后走进梅州、汕尾、韶关、茂名、潮州、揭阳、云浮、阳江以及西藏林芝9个地市35个县区,举办教研活动超800场次,线下线上惠及教研员、一线教师超13万人次,总体满意度96%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学科开展听课评课

近年来,广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广东基础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学校。傅湘龙表示,广东高质量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最繁重任务在县级教研,最关键着力点在学科教研、校(园)本教研。“特别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教研还很薄弱。因此,我们要围绕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教育强市、教育强县建设的目标任务,以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聚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难点关键问题,找准基础教育教研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把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到县域和乡镇学校,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遇,以提升教师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能力水平为重点,深化结对帮扶。”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编辑:广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