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云变幻,四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世界第二"先后在美国的"爱抚"下倒下,如今轮到中国了。

只是这一次,很多人心中的答案开始出现变化——被"橄榄"的不会再是别人,而是美国自己。

美国究竟用了什么手段击败了自己的四个昔日对手,又为何却在面对中国时开始“束手无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内信源来自(参考消息等),并掺杂部分个人观点,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英国:从日不落到日薄西山

印象中,哪个国家最先被美国"橄榄"?没错,就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

19世纪,日不落帝国凭借其强大的海上霸权和先进的工业体系,在全球攫取了大量殖民地,并奠定了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

然而,两次世界大战让英国元气大伤,国力衰退。

反观美国,凭借其地理优势和后发优势,工业总产值在二战前就已跃居世界第一,战后其GDP一度占到全球40%,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

昔日并驾齐驱的两强格局彻底颠覆,面对这个曾经的宗主国,美国可谓很有"孝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战刚结束,美英围绕战后秩序就产生不少龃龉。

英国为维护自身殖民利益和世界地位,力主"四人治世",即由美英苏中四国共同主导战后国际秩序。

而美国则主张成立联合国,以多边机制取代旧的帝国秩序。

同时,为削弱英国在全球的影响力,美国不惜与苏联暗中勾结,从经济、军事等方面向英国施压。

具体来看,美国采取了下面这些招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招数一:搞"马歇尔计划",削弱英镑地位。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著名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旨在帮助战后欧洲经济恢复。

乍一听,美国这是在行善嘛!但英国人一琢磨,这里头水很深啊。

通过向欧洲提供贷款,美国不仅可以将过剩的产能转嫁出去,还能在欧洲扶持亲美政权。

而一旦欧洲国家经济恢复,它们的贸易自然会倾向美元,英镑的国际地位势必会受到影响。

英国只好接受美国援助,但心里犯起了嘀咕:这钱,哪敢不要?要了吧,丢了面子;不要吧,没了里子。

就像个落魄贵族,眼睁睁看着自家产业被美国资本一个个占领,有苦说不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招数二:煽动民族独立运动,瓦解英帝国根基。

英国在非洲、亚洲等地还拥有不少殖民地。

美国以支持民族独立为名,暗中支持这些地区的反殖民斗争,让大英帝国在战火中自顾不暇。

最典型的就是1948年的以色列建国。

当时,美国不顾英国反对,强行通过联大决议,承认以色列独立。

此举彻底击碎了英国在中东的势力范围,预示着大英帝国开始分崩离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招数三:操纵石油武器,彻底埋葬英镑霸权。

英镑曾凭借英国强大的海军实力和贸易网络,充当19世纪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但二战后,随着中东、拉美等地大量石油出口,美元逐渐取代英镑,成为石油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并借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战后的霸主地位。

为最后削弱英镑,美国不惜利用石油武器,反手切断英国的石油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英法联合出兵埃及,试图挽回大英帝国最后一丝尊严。

结果,不仅在军事上铩羽而归,英镑还遭到了美国的疯狂抛售,外汇储备急剧流失,被迫宣布英镑贬值。

英国经济因而一蹶不振,日不落帝国就此天人永隔。

此外,1949年,为配合美元,英国不得不宣布英镑贬值30.5%,这无异于当头一棒,让本就脆弱的英国经济雪上加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20世纪60年代末,英镑危机再次爆发。

尽管美国从表面上声称要"保卫英镑",但实则坐视英国外汇储备消耗殆尽,被迫再贬值14.3%。

至此,英镑彻底沦为二流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再无独立地位可言。

两次世界大战,让英国付出了近百万人的生命代价和1/3的国富,彻底毁掉了大英帝国赖以生存的根基。

此时的英国,就像个被美国扒光了衣服、搜刮了钱财的落魄贵族,虽然是战胜国,却过得连战败国都不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我们也不能否认,英国自身的僵化和傲慢也加速了其衰落。

一战后,面对德国、美国等新兴工业国的迅猛崛起,英国非但没有痛定思痛,反而故步自封,固守殖民体系,错失产业升级的良机。

二战后,丘吉尔还一度奢谈什么"三强治世"(美英苏),将大英帝国的实力与美苏相提并论,完全是一厢情愿。

时至今日,当年的日不落帝国已是美国的小跟班,昔日的全球霸主也只能跟在美国后面,处处依附,却还要摆出一副主人的架势。

这种骨子里的傲慢,实在有些不合时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从两极对峙到一超独大

冷战可谓是美苏两大阵营的世纪对决。

这场长达45年的对抗,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较量,也是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博弈。

尽管赫鲁晓夫曾豪言"历史将证明我们是对的",但最终苏联解体,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

回头看,美国的制胜法宝就是锲而不舍地瞄准对手的软肋,发动"第二人"的攻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阵地一:挑动地缘冲突,让苏联在周边陷入泥潭。

冷战时期,美国在苏联周边煽风点火,大搞"代理人战争",就是要牵制苏联的战略部署。

先是在亚洲,美国不惜派兵越南,让这场战争成为苏联的"越南"。

据统计,仅1965-1974年,苏联就向越南提供了价值5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相当于3500多架米格-21战斗机的价格。

同样,在中东,美国也暗中支持阿富汗的反苏武装,让苏联的阿富汗战争陷入长达十年的泥潭。

1989年,苏联不得不从阿富汗撤军,此时的军费开支已占到GDP的25%,国力损耗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阵地二:拉拢东欧小弟,瓦解苏联外围防线。

战后,苏联凭借其在东欧的军事存在和意识形态输出,将东欧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美国则从民族独立入手,搞"颜色革命"那一套。

上世纪80年代,随着苏联的战略收缩,美国抓住时机,以经济援助等手段拉拢东欧国家,鼓动他们脱离苏联控制。

1989年柏林墙倒塌,标志着东欧剧变全面爆发。

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先后推翻共产党政权,转投西方阵营,彻底撕开了苏联的外围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阵地三:发动军备竞赛,逼迫苏联透支国力。

里根执政后,美国大举发动"星球大战"计划,要在太空部署反导系统,令苏联战略核威慑力降为零。

尽管这个计划后来证明并不可行,但还是迫使苏联不得不跟进。

你搞"星球大战",我就搞"全球快速打击";你造航母,我就造更大的航母......军备竞赛愈演愈烈,苏联不堪重负。

据统计,1985-1990年间,美苏军费开支的差距高达4000亿卢布,这无异于把苏联逼到经济崩溃的边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说,苏联解体绝非偶然,而是美国长期遏制的结果。

这些年,美国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全方位围堵苏联,玩的就是消耗战、拖垮战。

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内外交困,经济凋敝,改革失败,已是强弩之末。

最后,随着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苏联土崩瓦解,新生的俄罗斯一时间竟险些沦落为“二流强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从半导体霸主到泡沫经济

要说经济上和美国叫板最厉害的,非日本莫属。

二战后,日本经济如火如荼,汽车、钢铁、家电,无一不在全球称霸。

上世纪80年代,日本还一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半导体产业的霸主。

据统计,1986年前后,日本半导体企业的全球市场份额高达50%以上,而美国仅为40%。

加之,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也一路飙升,1984年达到了创纪录的438亿美元。

这些成就,让日本人的自信心膨胀到了极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少人认为,只要出售东京的土地,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在他们眼中,美国已沦为日本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

美国哪里容忍得了日本的嚣张气焰?

从80年代中期开始,里根政府对日本发起全面反攻,不仅在汇率上搞手脚,还在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展开针对性打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杀招一:操纵汇率,刺破日本泡沫经济。

1985年,美国联手其他四国,逼日本在著名的《广场协议》上签字,导致日元大幅升值。

仅1985-1987年,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就从250:1升值到120:1,涨幅高达100%。

本来,升值有利于扩大内需,但日本非但没抓住机遇,反而加大放贷,导致资产泡沫急剧膨胀。

到1989年,东京的地价竟是纽约曼哈顿的350倍!最终,日本股市、房市接连崩盘,泡沫经济寿终正寝。

此后的20年,日本经济一蹶不振,至今仍未走出泥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杀招二:挑起贸易战,打垮日本半导体产业。

除了在汇率上动手脚,美国还以知识产权为由,对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动贸易战。

1985年,美国提出"301条款",指责日本采取不公平贸易手段,要求日本开放半导体市场。

日本屈服后,美日签订了《半导体协议》,规定日本减少对美出口,导致其半导体企业竞争力急剧下降。

1991年,日本半导体企业的全球份额已不足30%。

更要命的是,1987年爆发的"东芝事件"让美日贸易战进一步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以所谓"损害国家安全"为由,宣布全面制裁东芝及日本半导体产业。

这一系列打压,让日本半导体产业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长期处于美国的技术封锁之下。

站在历史的角度看,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打压,其实早在二战后就已埋下伏笔。

当年,美国以"解散财阀"为名,瓦解了日本的产业体系。

麦克阿瑟更是在《对日和平条约》中设下陷阱,要求日本放弃战争权,把安全与命运交给美国。

此后,驻日美军便成了美国遏制日本的一张王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连日本的宪法,很多条款都是在美国的授意下制定的,目的就是让日本永远成为美国的附庸。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日本泡沫破裂的责任全推给美国。

从内因看,日本的经济结构过于畸形,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结果导致内需不足,加之政府决策失误,错失转型良机。

从外因看,广场协议、东芝制裁事件无疑加速了泡沫的破裂,但根本原因还是日本经济脱实向虚,自身难以为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从战略伙伴到各玩各的

欧洲是美国头号盟友,但并不妨碍美国在背后给他们使绊子。

像空客和波音的补贴争端案,就足足打了17年。

再比如德国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也难逃美国制裁的魔掌。

连欧洲的数字税,美国都要以国家安全为由横加阻挠。

所谓"美欧同盟",不过是冷战时代的虚假记忆。

冷战结束30年了,欧洲还深陷美国主导的地缘政治泥潭,战略自主可望而不可及。

所以说,跟美国做对手,迟早得被"橄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别高兴得太早,美国!这一次,你盯上的可是中国。

贸易战、科技战、印太战略、"新冷战"......美国的一招招看似很凌厉,实则都在走向失败的边缘。

为啥?

要知道,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合作的,不是封闭的、对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持续扩大内需,形成了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国内市场;

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在"脱钩"声中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我们的政治稳定、制度自信,14亿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

我们的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已经能自主研发制造航母、大飞机、高铁等尖端装备……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称霸,不搞霸权,始终倡导互利共赢、和平发展。

这么看来,中国哪像前面那些轻易被"橄榄"的?倒是美国,在不断用过时的冷战思维、丛林法则裹挟世界之时,反倒把自己推到了危险的边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