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嫦娥六号这趟月球之旅可真是惊心动魄!

现在,它终于回家了,不过,回家之前,它要先“二次落月”,再经受一场“烤”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5月份嫦娥六号发射升空,现在已经飞了50多天了。这期间,它不仅成功登陆了月球背面的一个神秘区域艾姆肯盆地,还顺利完成了样本采集、科学研究等一大堆任务。真是厉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既然已经开始了返程回家之路,嫦娥六号为啥又要实施“二次落月”呢?是因为挖土时候把什么工具遗漏在月表了吗?

哈哈,当然不是。这里就得从嫦娥六号的构造说起了。

我们平时所说的嫦娥六号,是一个组合体。而具体分解起来,我们可以把嫦娥六号分解为四部分,分别是:轨道器、着陆器、上升器和返回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轨道器,顾名思义,就是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来回跑,像是火车司机一样,沿着铁轨来回穿梭。我们可以把轨道器理解成为一辆满载“快递”的火车车厢。

着陆器,就是专门负责降落到月球表面,当时挖土落月时候,就是着陆器的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返回器呢,就是我们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收到的那个大包裹,表面因为大气层的缘故被火烧了一般发黑的就是它了。

还有一个部分,叫做上升器。它的作用是把已经挖到的月壤,送给轨道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二次落月”的,就是这个上升器。在完成交会对接之后,月壤被接收后,嫦娥六号上升器的科学任务就已经圆满完成了。而这时候的上升器,有两个选择,要么“落月”,用“献身”的壮举扬起月球的灰尘和更深的月壤,为科研做贡献。要么就留在太空中,成为太空垃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的科学家们,选择了让嫦娥六号上升器“二次落月”,并且是用“硬着陆”的方式,撞击月球表面,观测扬起的月球灰尘和深层次的月壤成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收月壤包裹之后的嫦娥六号返回器,现在它要回家了,回家之路也不平坦,因为问题也来了。

嫦娥六号得从月球轨道飞回来,那速度,简直快得让人咋舌,每秒接近11.2公里!如果和咱们平时坐的高铁、飞机跟它比,简直都是小巫见大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快的速度,一进入地球大气层,那带动起来的气动加热效应可不是闹着玩的。温度一下子就能飙升到2000多甚至3000度,这温度,想想都让人害怕。

嫦娥六号的外壳,估计得被烧得黑乎乎的。不过,虽然温度高,会被烧糊,但咱们早就给嫦娥六号穿上了一层“防火服”。

这“防火服”是用特殊材料做的,耐高温,还能隔热。这样,就算外面烧得再厉害,里面还是安全得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防火服”,嫦娥六号还有一套散热系统,在保证机器不过热的情况下,把吸附在嫦娥六号表层的热量都能尽快散掉。

所以虽然这场“烤”验很严峻,但嫦娥六号还是能够安全过关的。到时候,它就会带着月球上挖到的月壤样本,稳稳当当地降落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时间就在6月25日。具体时间还要看“地月窗口”时间的选择。让我们一起期待嫦娥六号的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