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这短时间的片刻相遇,并不能为她们扣下命运扭转的扳机。但火花迸发的刹那,也足以在脑海中掀起一阵涟漪。」

余秀华和完颜慧德,这两个以不同方式在网络走红的女性,最近以“敌蜜”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

近期,抖音播出了一档名为《我爱我,很棒》的旅行微综艺,邀请了4位性格迥异的中年女性一起旅行。余秀华和完颜慧德在节目中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引起了网友广泛的讨论。

余秀华是“离经叛道”的诗人,而完颜慧德则是信奉“女人应该安分守己”的自媒体博主。两人在节目中的表现可谓是“针尖对麦芒”,治愈系旅行综艺秒变“敌蜜修罗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爱我,很棒》节目海报)

对于这对反差极大的组合,有网友称两人是“天选敌蜜配置”,被两人对峙的“抓马”名场面所吸引;此外,还有网友磕到了这对邪门的CP,称“这是本年度最好看的恋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节目下的网友评论)

无论是“敌蜜”还是“闺蜜”,在猎奇之外,值得仔细感受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思想交锋背后,有着相似的境遇和精神内核。

离经叛道VS安分守己:
社交实验中的对镜自照

1

在这之前,余秀华和完颜慧德都以不同的方式在网络上走红。

余秀华是一名农民诗人,2014年因其“惊世骇俗”的诗歌走红网络,曾出版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脑瘫、情史、家庭,是附着在她身上的标签。

从她的诗歌中可以窥见,她是一个思想前卫、大胆直率、不畏世俗的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秀华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片段)

而完颜慧德是一名做心理咨询直播的抖音博主,在去年因其反差感的发言和独特的口音而被频频网友造梗,“笑拥了”“这是个lonely(伦理)的问题”“好的是‘闺蜜’,不好的是‘敌蜜’”等,被网友戏称为“楼兰语”。

在直播间对网友说着不专业的“心灵鸡汤”的她,显得有些因循守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完颜慧德曾经的出圈发言)

两人的行为风格和思想模式几乎完全相悖:一个说着“我生下来是享受的”,而另一个则坚信“人要学会克制”。而网友正是被两人这“天差地别”所吸引。

网友直呼:“策划这档节目的简直是天才”。

于是,两人在第一期节目里的各种互怼迅速出圈。

完颜慧德见余秀华翘着脚坐着,指责她“没个女人的型”;而余秀华则会取笑完颜慧德“酒都不喝,还当什么心理老师”。

最为出圈则是这一针锋相对“名场面”:完颜慧德说结婚与否是她的个人隐私,不愿意告诉余秀华时,余秀华朝着导演组直言:“遇到这么装的人,我怎么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人在节目中的“互怼名场面”)

在两人剑拔弩张的背后,呈现出的是“保守”和“前卫”两种思想的交锋。

有网友说,两人的在节目中互动是“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在现代女性代表身上的奇妙碰撞”。

余秀华形容完颜慧德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固守在女人应该“安分守己”、不应该喝酒、不应该开车等条条框框中,更接近大众认知中的传统中年女性形象。

而她形容自己是“穿着旗袍在酒吧翘着脚喝酒的人”,说话直率,在公众面前大胆谈情爱,是个不循规蹈矩的非传统中年女性。

在综艺节目打造的这场社交实验里,看似大相径庭的两人实际上进行了一场“对镜自照”,更好地看清了彼此的模样。

“当两只刺猬尝试拥抱。”节目里这么来形容两个人之间的互动。

在节目中,直率的余秀华常常对着完颜慧德“贴脸开大”,取笑她把“故宫”说成“古宫”,还时不时用“谈恋爱”来调侃她。

余秀华似乎想用“脱敏治疗”的方式来帮助完颜慧德打开心结。在节目中,余秀华现身说法,用自己曾因奇怪的走路姿势被嘲笑的例子开导完颜慧德,发表了一段出圈的“爱自己”言论:

“爱是一种能力,不是一种本能。”

“面对伤害,不存在自愈的问题,只存在怎么面对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秀华在节目中的言论)

由此,这场戏剧化的相遇不只是“彗星撞地球”的火花四射,更是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在节目中,完颜慧德坦然承认了自己是个保守的人,并在节目的后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全副武装地出门,到穿上粉色吊带裙在海边奔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完颜慧德在节目中的前后对比)

被审视的女性之困

2

不少网友说,是余秀华治愈了完颜慧德。

而我想说的是,完颜慧德从不是余秀华的“对照组”。曾深陷苦难泥沼的她们,都有着“出走”的勇气。

因其身体残缺,余秀华常常被人冷眼相待,还曾在第一段婚姻中受丈夫家暴凌辱。在她写诗走红后,她不顾流言蜚语,果断选择出走家庭;

而完颜慧德则受“重男轻女”观念影响,在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的情况下,以绝食的方式出走被家里用去“换彩礼”的婚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秀华和完颜慧德过去的经历)

面对家庭和婚姻带来的女性困境,她们都选择了以“出走”的方式进行抗争。她们都是长出了“尖刺”的刺猬,只是采用不同的方式来面对苦难。

完颜慧德的“尖刺”朝内,在“吃苦教育”的影响下内化苦难,用“读书的女人最美丽”来鞭策自己,自考北大心理学走出农村,开直播做心理疗愈,用自己的方式“为别人撑把伞”。

余秀华的“尖刺”朝外,以诗歌为利刃,向外界猛烈出击,又用一针见血的语言为他人“刮骨疗伤”。

在截然不同的外表背后,两人有着同样不屈又强大的灵魂。

然而,在节目刻意制造话题以博人眼球的影响下,不少网友开始站队:有的指责完颜慧德“太端着、太保守了”,而有的则认为余秀华的“真性情”言论实际上是“没礼貌、不尊重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节目下的网友评论)

实际上,两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然而,网友对两人的思想、性格和行为的热烈讨论,折射出了互联网叙事下她们所共同面临的女性困境。

有网友指责余秀华在节目中提到总是提到“恋爱”和“男人”,是个妥妥的“恋爱脑”。

而完颜慧德则对婚姻避而不谈,有部分网友又觉得她过于封建保守。

这种对于两人的评价和比较本身就是荒谬的。然而,网络上诸如此类的“女性应该是什么样、不应该是什么样”的评判数不胜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芭比》中的台词)

在这样的社会审视压力下,许多女性不由得开始自我审视。如同在“我是个女儿,谁要我”的思想下成长起来的完颜慧德一般,她虽然勇敢的反抗了被安排的婚姻,却仍困在“女性应该是什么样”的规训中。

出走后的“娜拉们”,

需要精神自渡

3

在“抓马”之外,有网友说这档节目是两人的“双向治愈”。而余秀华回答:“她(完颜慧德)无法治愈任何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秀华在微博上回复网友评论)

在人生修行的这条道路上,没有他渡,唯有自渡。

在《我爱我很棒旅行日记》这档节目里,还有另外两位中年女性:50岁出走家庭的自驾游阿姨苏敏,和把每天当做最后一天生活的癌症妈妈邓静。

她们都曾面临或正在面临家庭和婚姻的束缚,而她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出走”。

在易卜生所创作的戏剧《玩偶之家》里,女主角娜拉选择了逃离婚姻,从家庭出走。由此,“娜拉出走”被视为女性独立的代名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话剧《玩偶之家》剧照)

那么,在“娜拉出走”之后呢?

鲁迅先生曾在文章《娜拉走后怎样?》提出:娜拉出走无非有两种结局,一种是回来,一种是堕落,除非娜拉有钱。

然而,经济独立的重要性尚且不议,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娜拉们”仍饱受精神束缚之困。

余秀华因身体的残疾和其关于情爱的大胆发言而备受争议;完颜慧德想要“争一口气”,却在“女性应该安分守己”的思想中被束缚;苏敏出走家庭十余年,却仍在与丈夫离婚上苦苦挣扎;面临生命倒计时的邓静仍割舍不下作为母亲的责任。

因而,可以说,出走的“娜拉们”也需要精神独立。

在节目中,不同又相似的她们一同旅行,去泡脚、去学车,去悬崖“飞天”、去海边奔跑,去放烟火,去看日出......

苏敏鼓起勇气打通了离婚的电话,邓静收到了“要把每一天当成新的一天活”的鼓励,余秀华体验了“飞天”和学车,完颜慧德也得到了肯定——“我也可以吗?”“你也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节目中的画面)

无论是在节目内外,她们都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行动,从精神上叛离曾经被束缚的自我。

在节目最后,余秀华写下了一首诗:“火焰一直在升腾,灰烬也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秀华在节目中写的诗)

或许这短时间的片刻相遇,并不能为她们扣下命运扭转的扳机。

但火花迸发的刹那,也足以在脑海中掀起一阵涟漪。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