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瑟军用手枪在中国的广泛性称呼是“盒子炮”,除了这个称呼外,中国人还称它为驳壳枪、自来得、快慢机、匣子枪等。

从清末革命党起义,到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再到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毛瑟军用手枪从未缺席过任何一次炮火硝烟。

根据毛瑟兵工厂的统计,该公司在40年内生产的毛瑟军用手枪约有100万把,其中70%都销售到了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常理来说,贫穷落后的旧中国能够购买70万把同一型号的手枪,那这种手枪一定价格低廉,应该比普通手枪更具价格优势。

而事实上毛瑟军用手枪的单价高达25美元(20世纪30年代的25美元几乎相当于现在的上千美元),远远超过普通手枪几美元的单价。

如果再算上运费、中间商赚取的差价和贿赂外国官员的费用,中国人用来购买毛瑟手枪的花费超过一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是中国人太傻,才大量购买这种价格昂贵的武器吗?其实,中国人和犹太人是世界上最精明的两个民族,我们绝对不会做任何亏本生意,毛瑟军用手枪能够在中国大量使用,有其必然的原因。

从欧美人的眼光来看,毛瑟军用手枪并不是一种优秀的武器:它的价格过高,重量过大,外形也不利于隐藏。做手枪使用,威力过大;和步枪机枪相比,威力太小,性能不上不下,不高不低,总之一句话——不适合欧洲和美国军队的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毛瑟军用手枪最致命的问题就在于价格。当时普通手枪的单价也就几美元,毛瑟军用手枪的价格高达25美元,相当于普通手枪的四五倍。

同时,手枪这种武器装备部队动辄就是几十万把,这个价格即使是富裕的欧美国家也承受不了。

按照常理来说,既然欧美国家不能承受毛瑟手枪的价格,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就更不用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