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养老金调整,上涨幅度为3%。与2023年3.8%的涨幅相比,下降了0.8个百分点。那么2024年养老金上涨将采用何种调整方法?调整时用的计算公式又是怎样的呢?如果退休人员每月养老金为4000元,能涨多少呢?一起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养老金上涨3%

乍一看到养老金调整通知中的养老金涨幅,第一反应是涨幅下降比较多。

确实,这是自2017年之后,养老金调整幅度下降最大的一次。

虽然涨幅下降比较多,但这是正常现象。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养老金的调整要根据在职人员工资增长水平、物价变动水平进行适度调整。

养老金涨幅3%的确定,也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在职人员工资增长情况、物价变动水平相适应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并不存在养老金涨幅过低的情况。

同时,3%也只是一个平均增长水平,假设2023年退休职工人均月基本养老金为4000元,那么人均每月增长120元的养老金。

用大数据去描述人均水平是恰当的,但是具体到个体,并不能用个人养老金直接乘以涨幅确定养老金上涨金额,而是要用通知中确定的调整方法、对照31省市调整方案中的调整标准,来计算养老金调整金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调整方法和公式确定,养老金4000,能涨多少?

养老金调整方法包括三种,依次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

这三种调整方法一直是最近几年采用的养老金调整方法,今年也没有发生变化。

定额调整,人人有份,是公正的体现。

挂钩调整,是对多缴费、长缴费的激励,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

倾斜调整,是一种照顾性调整,包括高龄老人、艰苦边远地区退休职工等,都有机会多调整养老金。

调整方法明确后,调整公式就简单了,将三种调整方法进行相加,就是调整公式: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工龄挂钩+养老金挂钩)+倾斜调整(高龄老人+艰苦边远地区退休职工)。

按照以上养老金调整计算公式,得到养老金上涨金额后,用上涨金额除以上涨前的养老金,就是个人的养老金涨幅,公式如下:

个人养老金涨幅=上涨金额/上涨前的养老金待遇。

有了养老金调整公式,对照调整标准,就比较容易计算出养老金调整金额了。那么养老金4000元,能涨多少呢?

当然不能直接用4000乘以人均3%的涨幅去计算上涨金额,而必须按照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显然,仅仅知道养老金的多少,并不能准确计算出上涨的养老金。

从计算公式可知,上涨金额不仅与工龄和养老金有关,还与退休地点等多个因素有关。

假设某退休职工30年工龄,养老金4000元,当地定额调整标准是50元,工龄单价1元,养老金挂钩比例为1%,年满70岁老人,有20-50元的高龄补贴。

假设退休职工不符合倾斜调整条件,对照调整计算公式,调整金额为50+1*30+4000*1/100=120元,对照涨幅计算公式,确定涨幅为120/4000=3%,正好达到人均3%的涨幅,但并不能代表养老金4000元的人,都能涨120元,本例子只是一种数据上的巧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

2024年养老金调整通知已经出炉,涨幅确定为3%,计算个人养老金调整金额时,并不是简单地用个人养老金乘以人均涨幅,而必须按照养老金调整计算公式计算上涨金额,计算的结果,必然有人高于人均涨幅,有人低于人均涨幅,有人高于人均上涨金额,有人地区人均上涨金额,可以说是千人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