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说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不知道“屏蔽部分高分考生”这一决策是怎么做出来的,难道没开个座谈会,没搞个调研啥的,没作一下论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屏蔽了前30名或者前50名考生之后,难道就没有炒作了?看看这两天的热榜热搜就十分清楚了,炒作的不仅仅是屏蔽那30名、50名,30名、50名之外依然也在炒作。待几天之后,屏蔽结束,接着再跟着炒作一波“状元”,去年的先例在那儿呢!这样由原来只炒一波变成了炒两波,由原来的只炒几个人变成炒几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评论区网友留言,“屏蔽的做法本就毫无意义”
、“高分考生难道不是学习的榜样吗?”、“
……能炒作那么多无聊的东西,为啥不能宣传一个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得到的好成绩”
、“宣传就宣传呗,人家全家人十多年付出的努力也不容易”,等等,无不是对这种屏蔽做法的质疑和否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高考成绩靠前的考生予以屏蔽,给了诸多的屏蔽理由,其实也是有点好笑,自欺欺人罢了。所谓屏蔽高分考生是保护学生信息,避免过分炒作,防止增加考生压力等等,其实不屏蔽也可以通过其他措施做到,屏蔽了也不一定就能做到。学生、家长、教师及相关人员都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考生考出了高分公布出来不也是一种应该吗?即使宣传一下也是对考生本人,教师和所在学校的一种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