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美国不断拉近与日本的关系,就是为了将其发展为可以对抗中国的一个“桥头堡”,近年来,多个西方国家也开始加入这个行列,频繁的与日本展开联合演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日本自卫队与外国军队在周边举行的联合训练活动显著增多,标志着全球军事合作格局的一个重要转变。特别是欧洲各国,他们纷纷向亚太区域派遣舰船和军机,透露了其跨地区军事合作的可怕野心。

近期,日本海上自卫队与土耳其海军在关东周边海域进行了联合训练,这不仅展示了双方在精确机动方面的能力,也反映了双方增强军事交流与合作的意愿。

与此同时,荷兰海军护卫舰与海上自卫队在九州以西海域进行了首次演习,这一切都是在荷兰海军护卫舰参加美国海军主办的“环太平洋”演习前的布置。

防卫省的数据显示,从今年年初至今,已有至少14个国家与日本海上、航空自卫队进行了双边训练,这一数字相比去年同期几乎翻了一番。训练次数达到了近30次,这不仅展示了日本和其他国家军事合作的增多,也反映了地区安全环境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和德国也分别计划派遣轻型航母和护卫舰参与在日演习,而德国更是计划与法国、西班牙共同派遣战斗机到日本开展行动。这些欧洲国家的军事行动不仅证明了他们与日本在安全领域合作的深化,也是对亚洲地区安全态势更高程度的介入。

日本的这一系列行动及其与北约的接近,反映了一个更广泛的战略调整。尤其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日本政府决定将防卫费用提高至GDP的2%,以增强国防能力。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与日本外务大臣上川阳子的会谈,进一步确认了亚洲与欧洲安全的相互联系。

统合幕僚长吉田圭秀提出日本将努力加强与同盟国和志同道合国家的合作,旨在维持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表态不仅彰显了日本在地区局势中的复杂角色,也说明未来北约的战略重心,也更多的集中在亚太地区。

在南海和台海的紧张态势快速升级的背景下,解放军在北部湾的最新动作无疑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

根据中国海事局最近发布的通告,解放军将于6月21日开始在南海北部湾地区展开为期6天的军事训练活动,该期间内禁止任何非军事船只进入该海域。

根据海事局公布的坐标,此次演习覆盖的范围十分广泛,从广东雷州半岛西侧延伸至接近海南岛西侧海岸,几乎包含了半个北部湾的面积,其规模之大与历史上的演习相比较为罕见。

解放军此举不仅是对过往频繁的军事行动的延续,而且在演习规模和形式上都表现出了新的特点。特别是考虑到禁航区的狭长区域,有专家推测这可能是为了测试新型反舰导弹而设立。如此专门化的演习结构,显示了解放军在精确打击和远程作战方面的重视。

进一步分析,此次演习很可能不仅限于单一兵种或单一作战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合解放军近年来对联合作战的高度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次演习将包含多兵种、多维度的协同作战,如抢滩登陆、反舰导弹发射等,甚至可能包括模拟在外力干涉下的登陆作战场景。这样的安排旨在通过实战模拟,提高解放军在复杂环境下的作战能力和协同效率。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解放军此次在北部湾的军事演练,对于那些图谋干预台海局势的外部势力,尤其是美日等国以及在南海挑起争端的国家如菲律宾等,具有极强的震慑效果。通过这种“临敌亮剑”的行动,中国向外界明确展示了其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与能力。

这种展示,无疑向有关方面发出了明确信号:任何企图强行干预中国内政、迫使中国做出让步的行动,都将是徒劳且必定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