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人民网南昌6月24日电(记者时雨)6月17日以来,包括江西在内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2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当日,国家防总针对浙皖赣提升防汛应急响应至三级。

据悉,国家防总24日12时针对浙江、安徽、江西3省的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加派1个工作组赴浙江协助指导防汛抗洪工作,前期派出的工作组继续在安徽、江西等地一线开展工作。

未来雨带仍在赣北维持,且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致灾风险高,相关部门需加大对山洪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易渍涝地带和公路铁路沿线、切坡建房、危旧房屋、阻碍行洪部位等区域的风险隐患排查力度,严格落实好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提前发布预警提示信息。一旦遭遇较强降雨,务必及时做好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工作。

目前,赣北江河湖库水位较高,部分河流水位已超警,山地土壤水分局地超饱和,需特别关注强降雨在赣北可能产生的叠加效应,高度关注昌江、乐安河、修河、潦河、锦江等流域及其部分支流汛情发展,同时强化水库、山塘、尾矿库、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等各类涉水工程和跨汛期施工项目的日常管护和巡查防守,确保险情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梅雨季节是一年中雷电灾害出现最多的时期,又正逢农忙和旅游旺季,各地应进一步加强雷电防护知识的宣传,并对相关避雷装置进行定期检测。有关部门需重点加强短时强降水、强雷电对旅游、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风险管理;公众应避免在雷雨时段外出,远离高耸物体和金属结构,且强降水期间避免进入涵洞、地下通道等涉险积水处。

农业部门提醒,当前正值早稻产量形成关键期,需防范持续强降水导致的水稻倒伏和积涝,遇淹水需及时抢排;加强露地蔬菜、果园等的渍涝害防御。注意防范强降水给作物棚架、畜禽圈舍、养殖设备等农业设施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