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兰妈谈育儿

无家教就没有教养,无教养孩子就无法成人,想要孩子立足于社会,那穷养富养都不如有教养,带着教养长大也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为人礼物

有一个朋友,他家里是开商店的

前几天,多年都没有联系过的姑妈带着小孙子,到他家里做客

朋友的父母热情招待着,担心姑妈待在家里会闷人,还特意领到商店里打发时间

没想到,姑妈带着孙子到商店后没有一秒是闲着的,前脚刚踏进门,后脚就在商店里开启疯狂淘宝模式

左手拿着薯片,右手托着玩具,嘴里还叼着一瓶饮料

姑妈呢,也告诉孩子说:“没事,都是自家的东西,想拿就拿吧”

有了老人的允许后,孩子更加肆无忌惮,很多零食打开吃一两口就扔在柜台上不要了

像吃完的零食袋、和打开的玩具包装盒,更是通通都随手扔在地上,差点还绊倒了前来买东西的顾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朋友就因为提醒几句,直接就被姑妈怼回说:“真小气,开那么大的超市,还舍不得那三瓜两枣的”

朋友很无语,耐心劝说:“吃归吃,玩归玩,但我们还是要讲究一下的,像拆开的包装袋不要了就要扔到专门的桶里,也免得自己和别人会被绊倒呀”

姑妈不听,看上去有些生气,“哼”地一声带着孩子扬长而去

后来的几天里,孩子在村里都混熟了,也开始挨家挨户搞破坏、淘气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知道是来走亲戚的贵客,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随着男孩的行为越来越过分,有邻居直接找上门控诉“孩子没家教”

也许这话听上去有些粗糙,可事实又何尝不是这个理儿呢

孩子在家里调皮一些、不讲规矩,在家长的眼里可能是可爱顽劣,可到了外面谁会包容呢

不断地制造麻烦、没有礼貌,只会留下更多不好的印象,将来到社会上若依然如此,那届时可能就会吃很多苦了

网上不是有句话这样说得嘛:“你现在舍不得教育的孩子,以后社会会替你狠狠教育

所以,一个孩子有没有家教对成长影响真的很重要,不想孩子成为一个没有礼貌的人,那带孩子出门做客前一定要给他们讲一讲做客的规矩

特别是以下几个串门儿需要守住的规矩,最好早点告诉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见到人时

称呼要有礼貌

有句老话说得好:“穷养富养,不如孩子有教养,有礼貌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将来也不会太差”

而有教养孩子的第一步就是懂礼貌,特别是到亲戚家串门时见到人称呼要有礼貌

有这样一个女孩,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女孩留守在家和奶奶一起长大的

奶奶呢,隔辈带娃舍不得批评,也不忍心拒绝,以至于把孩子养成了喜欢对他人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性格

喜欢吃桌子上的某道菜时,会直接说:“哎,我喜欢吃红烧虾、还有鸡翅,你们别给我抢完了呀”

想要某人帮忙做某事时,会直接说:“哎,赶紧地,等着你呢”

就连问奶奶撒谎买东西,也是直接说:“走快点,等会商店下班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有一次,女孩到姨妈家做客也是一样,进门后就直接说“哎,那个我想吃,给我拿点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无礼且霸道,姨妈可不惯着,她直接开口教训说:

“第一,我不叫哎”
“第二,想吃什么自己拿,你又不是没长手”
“第三,需要别人时要用礼貌用语,没有人欠你的”

自此,女孩每次看到姨妈都客客气气,见到人就打招呼,也成为了大家眼中礼貌又有家教的孩子

可见,礼貌关乎着家教、也是最基本的礼貌与尊重,我们在教导孩子方面,也要告诉他们与人相处时一定要先有称呼、后才有交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在家里时

不动别人东西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物品权,也不喜欢自己的东西被别人随便乱翻乱动,这也是礼貌和修养的问题

前几天,和邻居聊天时,她告诉我有一个亲戚家的孩子特别讨厌

原因是每次一到家里做客都喜欢到处乱跑,一会儿在客厅翻箱倒柜,一会儿又跑到卧室随便乱翻

有一次,邻居实在是看不惯了,问了问孩子:“我看你每次到家里都喜欢翻来翻去,到底在找什么呢”

孩子回答说:“我看能不能找到钱呀,这样我就有钱买喜欢的东西了”

邻居听后一愣,更多的是震惊和不解

而男孩奶奶则提醒说:

“别找了,我的钱是放在抽屉里方便你用,别人的钱可不会乱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外婆一手带到大的孙儿安安

就因为小时候没见过世面,经常在别人家里乱翻东西,以至于谁家东西丢了,第一反应就是怀疑是不是安安偷走了

尽管安安是好奇乱动,并没有偷拿别人的东西,但随便动别人东西的举止一旦暴露,就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所以,优秀的孩子都是洁身自好,不会不讲规矩地乱动别人的东西

即便是孩子好奇感兴趣,也应该教他们勤用反问句来提高分享几率

比如:“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

又或者:“可以借给我看看吗”

如此,在征求意见的礼貌反问下,哪怕没有如愿得到分享的机会,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份新的抗挫历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吃东西时

夹菜要说谢谢

一个孩子有没有家教、一个家庭有没有起到高素质代表,其实从餐桌细节就完全能看得出

端午那天,叔叔伯伯们都特意从外地赶回来陪爷爷吃饭

一向视闺女如宝的叔叔,还特意把他出嫁的小女儿接回来了

当时,堂妹就坐在我旁边,从上菜开始就不停地拿筷子敲碗

嘴里不是催着“还有多少菜没上”、就是嘀咕着说:“我要吃猪脚、鸡爪,什么时候上菜”

叔叔婶婶听到后,一边哄着说:“快了,再等等”,还另一边给堂妹夹几块排骨和鸡翅

没想到,堂妹看到不是自己喜欢吃的鸡爪和猪脚后,生气地把碗里的菜又丢进盘子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那一幕,我想说些什么却堵在喉咙里说不出来

最后,还是大伯心直口快提醒说:“瞅瞅,都多大的人了,还跟个孩子一样要人哄,你马上离开这个家,看看还有没有人愿意搭理你的无理取闹”

紧接着,大伯又转头对着叔叔和婶婶批评说:“你们这根本不是爱孩子,而是害了她,好心给她夹菜还不耐烦,如此骄纵没有礼貌,回到婆家怎么为人处事,这点习惯不改以后的日子怕是会难得过”

是呀,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相的是情分、处的也是本分,任何关系更是靠基本的尊重、礼貌维系

想要孩子从小到大受人欢迎,那基本的礼貌用语就要常挂嘴边,特别是接受别人的好意时一定要“说谢谢”作为回礼

如此,良好的家教礼仪,才是我们家长留给孩子为人处事里的无形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离开时

要先打招呼才走

饭桌是锻炼孩子家教能力的必备场所,孩子在饭桌上的样子也会影响着他们的未来

朋友有个姐姐,是家里面的独生女,从小到大就被作为家里的重点对象培养

而这个姐姐呢,也比较争气,一直都是班上学习成绩里的佼佼者,房间里面的奖状更是贴满了半个墙壁

也因为学习优异,大学还没有毕业,就被导师推荐到一家特别有名的公司实习

本以为从小都是学霸,那入选肯定是没有问题了

可结果却出乎预料地落选了

说起原因呢,还要追溯在一顿饭上

有一次,她作为实习生跟老板一起去外地出差,晚上还陪着客户一起吃饭谈合作

可朋友那涉世未深的姐姐,在饭桌上只管自己吃饱喝足,碰上自己喜欢吃的那道菜,直接用手把餐桌转盘按住不动,客户想夹的菜根本就夹不到,特别是那悬在空中的筷子别提有多尴尬

等到饭局结束后,她也像是一个工具人一样杵在旁边一动也不动,看到别人离开也没有要打招呼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那次行程结束后就毫无意外被解雇了

这是什么?这就是所谓的“吃相见人品、处事见三观”

如果一个孩子优秀、但没有吃相和处事能力,那即便是拥有再高的学历,也比不过“人品”这个通行证

不管孩子在哪里、也不管他们有多大,他们的品行修养一定要排在第一位

正如朋友的姐姐,优秀是优秀,但餐桌上缺乏的吃相和处事能力拉低了个人形象,也给人留下了不想二次相处的念头

所以,孩子的品德教育,要比学多少知识、考多少分数重要的多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品行修养,家长也要尽量多通过以身作则、明确价值观、鼓励孩子分享、和责任感培养方面,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养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关于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需要遵守的教育家规,大家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