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市民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全景式、沉浸式感受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推动做好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出五周年系列活动,市委宣传部牵头在全市开展“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群众性主题活动。6月24日,首场活动“人民城市·文明对话”在杨浦区举行,同时发布上海市2024年度“文明城区 创建为民”实事项目,启动上海杨浦第一届文明生活节。

4大板块20场活动

上海杨浦第一届文明生活节传递“让文明成为生活方式”的理念,让市民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全景式、沉浸式感受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成果。共约20场主题活动,分“人民城市·文明对话”“人民城市·文明实景”“人民城市·文明行走”“人民城市·文明嘉年华”四个板块开展,以舞台展演、创意市集、体验互动、交流对话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呈现杨浦人民城市建设的丰硕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场活动搭建专家学者、职能部门与市民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交流文明城区创建经验。上海政治学会名誉会长、复旦大学教授桑玉成表示,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创建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区,需进一步通畅诉求表达渠道,调动出人民群众热情;进一步注重全民过程参与,激发出人民群众活力;进一步构建人人监督机制,发挥出人民群众作用。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刘靖北说,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至上”是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市建设领域的升华进阶,杨浦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正在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各处呈现文明实景

“人民城市·文明实景”板块中,杨浦聚焦蝶变焕新、智能善治、全民参与和品质生活四个方面,总结了美丽街景、治理图景、生活场景相融合的案例,呈现了文明创建的实景成果。

记者在活动中了解到,为解决工人住房困难而建造的“两万户”工人新村——长白228街坊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坚持利民惠民导向,引入社区食堂、便民服务、记忆展陈、文体生活等服务,打造开放式、低密度、高品质慢行街区和小型公共活动中心,成为15分钟幸福社区生活圈的示范项目。

国定支路这个贯穿3个居民区、串联2所高校和大学路网红街的街区,在多元主体参与下,正从一条连接万余名周边居民、白领和学生的重要纽带,进一步成为承载“人人讲堂”“人人会客厅”“人人食堂”“智慧菜场”等公共服务需求的社区友好新空间。

房龄二十多年的杨浦公寓小区,“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居民自发筹款,每年推进1-2个楼栋外立面修复、楼栋大门、绿地美化等实事项目,让房龄二十多年的小区实现了颜值“逆生长”,也增强了居民的凝聚力。

新江湾城公园以“江湾花园、公园生活”为设计理念,打开围墙,塑造无界融合的城市活力社区公园,注重提升公园服务能级和景观特色,以公共开放共享的形式,让百姓感受高品质生活空间。

给市民参与度体验感

杨浦还将推出“人民城市 文明行走”“人民城市·文明嘉年华”等板块的活动。“人民城市 文明行走”以杨浦特色地标建筑为脉络,共推出“人民城市样板之旅、百年大学风华之旅、百年工业变迁之旅、百年根脉传承之旅、百年市政韵迹之旅、品质生活风尚之旅”6条主题线路,共计26个文明点位。

杨浦区文明办介绍,他们专门研发了文明行走预约参观系统,市民可以登录“文明杨浦”微信公众号,通过小程序查询路线点位信息,打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城市更新特色阵地、历史人文主题场馆等各类文明点位,在行走中感受美好生活、文明风尚。

“人民城市·文明嘉年华”活动是上海杨浦第一届文明生活节期间市民参与度、体验感最强的项目,旨在传递“让文明成为生活方式”的理念,让市民在丰富有趣的嘉年华活动中,全景式、沉浸式感受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成果。

活动期间,杨浦区将用好用活区域文化资源,举办一批市民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这些活动以文艺展演、市集活动、人文行走、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形式,积极统筹企事业单位、学校、商户、公共服务机构等资源,聚焦文明主题,对接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