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连续降雨,有很多市民因此入院。

6月24日,潇湘晨报记者从长沙市多家三甲医院了解到,今天医院急诊科的就诊人数有明显增加,多数患者是因车祸受伤、走路扭伤及皮肤相关疾病入院。

另外,记者从长沙市120急救中心了解到,24日0点至15点23分,呼救量较往常有所增加,共计2200余起。其中,创伤性疾病的呼救量最高,占比26.18%,以头部外伤和四肢外伤居多;其次是心血管疾病,有15起高血压患者呼救。

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专家提醒,高温高湿天气,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容易传播扩散,市民要多了解防病知识,才能有备无患,健康常伴。

年轻女子胸闷气短 ,休息不好和天气有关

33岁的王小梅(化名)是一名公司白领,近期年中工作赶业绩,比较忙碌,经常加班到7-8点。

最近长沙的天气时而艳阳高照,时而大雨倾盆,这让本就压力大的王小梅愈感压抑。3天前,她开始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因曾有心梗家族病史,王小梅赶紧到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看病。完善血糖、心肌酶、心电图等检查,排除心梗可能,考虑是工作压力大、闷热天夜间休息不好,情绪压抑而引发的身体不适,经对症处理后,目前症状有所缓解。

“近期,长沙气温维持在30℃左右,高温高湿来袭,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我们要警惕疾病找茬。”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周世方表示,最近在急诊内科诊室内,除呼吸道疾患高居不下外收治的头昏、胸闷、胸痛的中青年病人较往日明显增多。夜间急诊,因皮肤瘙痒、皮疹、外伤、心理等原因就诊的患者也较往常有所增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温高湿天气,五类疾病多发

周世方医生表示,高温高湿天气,要警惕以下疾病:

1.中暑: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根据疾病轻重程度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眼花、疲倦、出汗等症状,继而加重,可出现发烧、呼吸和脉搏加快、面色发红、不出汗、胸闷等,部分病人会出现大汗不止、面色苍白、四肢抽搐,严重者出现神志不清、意识丧失,甚至死亡。其中最严重的当属热射病(非劳力性和劳力性两类)。

2.呼吸道疾病:雨天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加之人们长时间处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此外,潮湿的环境还容易滋生霉菌,进一步增加呼吸道疾病的患病风险。

3.皮肤疾病增多:空气湿度比较大,人们皮肤变得潮湿、油腻,加上汗液刺激,容易导致湿疹、皮炎、痱子等皮肤疾病发生。长时间穿着潮湿的衣物和鞋子,容易引起脚部真菌感染,如脚气、灰指甲等。

4.风湿性疾病加重:雨季气温适中但变化无常,容易诱发或加重风湿性疾病,如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5.心理健康受影响:阴雨连绵的天气容易让人感到压抑、烦躁,甚至引发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长时间处于这种情绪状态下,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衣食住行多管齐下,不让暴雨“湿”了健康

周世方表示,暴雨引发的各类疾病一定要引起重视,他特别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整理了一份“防病指南”。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减少外出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2.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勤换衣物和鞋子,避免长时间穿着潮湿的衣物和鞋子。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注意规律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3.尽量避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作业:白天11时-15时,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很高,最好等气温回落后再继续工作;注意休息,定时补充电解质(含有盐成分的饮料),及时补充随出汗而丢失的盐分;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外出时需有家人陪伴,提前准备好遮阳伞、帽子、扇子、毛巾等,备十滴水、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

4.注意休息,加强锻炼和保暖:不要熬夜,保证睡眠;适当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注意保暖,避免关节受凉受潮。对于风湿性疾病的患者来说,可以通过热敷、按摩等方法缓解关节疼痛。

5.关注心理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运动等方式缓解压抑、烦躁的情绪。如果情绪问题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通讯员周世方 汤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