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冰桶挑战”发起人

作者:陶舜财经

很多省份的高考成绩可以查分了,有些家庭自拍的查分视频上了热门话题,比如考了700多的高分,然后妈妈喜极而泣啦,爸爸抱着儿子狂笑啦,女生复读一年分数多考了150分啦。

这些信息不能说都是垃圾,比如我就在那学到了一个知识,那就是考到全省前50名的学生,他的成绩是查不到的,叫做成绩被“屏蔽”。这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学霸世界。

我问自己,学霸的故事为什么忽然就觉得没劲了呢?

记得十几年前,我自己对于学霸还是有一种膜拜的,毕竟那是我没有去过的地方。但是此时此刻,这些高分的“光环”却已不再耀眼,家长们的喜悦是真实可感的,但是它的社会效益是不复存在了。

我的意思是,作为这些考生和家庭,他们的喜悦是真实自然的,这些照片和视频挂在客厅,发布到个人的自媒体,也就足够了。

新闻媒体去放大和传播这些视频,已经严重的不合时宜,不仅不能激励人,而且有点刻舟求剑的错位感和荒诞感了。

高考早就不是中国的国考,现在的国考是公务员考试——即,考编。关于这一点,应该没有争议了吧?哪怕如此,仍有选调生放弃嘉裕关的编制主动出走。

既然如此,考取一所著名的大学,它被赋予的“成功”的彩灯,已经相当微弱。别说跟1990年代比了,那个时候考什么编,你毕业了就直接发一个编制给你。就是跟2010年代,也早就无法比拟了。起码在2010年代,市场经济还相当活跃,整个中国的蛋糕是持续膨胀的。

今天呢?今天是一个全面收缩的年代。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有两盆冷水要浇。首先就是要浇给为那些激动得“热泪盈眶”的视频提供流量的媒体平台,你们的导向是错误的,起码,是脱离现实的。

其次,也浇给考得好的那些考生和家长,考进好大学,不是成功的终点,而只是非常早期的起点。甚至,从更高的维度来看,整个赛道都跑错了。

我的朋友刘远举昨天写了一篇文章《你所熟知的时代,才开始没多久》,在那篇文章里,他用很平淡的语气,说出了被一些当权者和普通人都共同忽视的真相:

“回顾中国的GDP,不难发现,1978年之后增长并不快;到了1996年后斜率还降低了,直到2000年,才开始突飞向上猛进;这是一个时代的真正开始。时间的起点,离现在并不远。好日子并不长,值得珍惜。”

陶舜财经——你每天的醒脑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