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昨天(6月23日),“珍惜土地资源,建设‘五个中心’,守护蓝绿基底,打造‘沪派江南’”上海2024年“6·25全国土地日”主场宣传活动在青浦区金泽镇举行,通过开展乡村漫步和乡野体验活动,让参与者走进郊野、漫步郊野,在梅雨霏霏中,体验“湿意”上海一份别样的乡村之美,实地切身感受“沪派江南”文化魅力和上海实施乡村振兴的工作成效。国家自然资源督察上海局分党组书记、局长冯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鑫,青浦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小菁,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军等出席活动。国家自然资源督察上海局、市规划资源局相关处室和下属事业单位、各区规划资源局及部分街镇主要领导以及相关特邀专家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项乡村漫步在发令枪响中拉开序幕,路线途经沙港村、乡村振兴实验基地、金坞半岛运动基地等核心节点。绵绵细雨沐浴着幽静的村庄,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解锁青浦金泽“沪派江南”美丽画卷。参与者在漫步中穿越林荫稻田,近距离欣赏蓝绿空间基底,感受土地综合整治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乡村漫步沿途补给点——乡村振兴实验基地,领导们共同为上海市首个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识桩揭牌。市规划资源局对全市180万亩耕地保护空间和1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空间,以村为单位,生成首批1486个耕地地块电子身份证即“沪耕码”,并设立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识桩。通过扫描标识桩上的“沪耕码”,即可查看地块的基本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是青浦的灵性所在、魅力所在,而皮划艇比赛是青浦金泽的“网红”水上运动项目,参与者乘坐皮划艇,徜徉在河面上,沉浸式感受郊野水乡的秀美风光。田梗上,参与者挽起裤脚、赤脚踩泥,体验播种的农耕文化,体会劳动的辛苦与喜悦,与土地来一场绿色之约。水田中,参与者撸起袖子,卷起裤脚,在乡野自然生态中挑战“浑水摸鱼”,田间地头欢声笑语不断。此外,在乡村漫步终点处还设置乡村集市,涵盖宣卷艺术表演、茭白叶编织工艺展示,赵家豆腐干、商榻菜塌饼等各色美食体验以及莲湖鳖、本地蔬果等农副产品展销摊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今年上海“6·25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以“1+16+X”的形式开展,位于青浦区金泽镇的主会场设置乡村漫步、稻田插秧、泥地摸鱼、皮划艇赛、乡村集市等项目,让参与者能够更多地欣赏到“沪派江南”韵味的风貌基底,沉浸式地体验到蓝绿生态的水乡场景,感受本地传统文化的魅力,回归到郊野乡村的“慢生活”。此外,全市16个区规划资源局以及临港、长兴管委会均设置分会场,多个街镇还设置宣传点,市、区、街镇同频共振,集中宣传展示上海实施土地管理办法、耕地保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形成的成效以及“沪派江南”文化传承探索实践,更好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青浦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坚持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开发,推动保护、发展与安全互促共进。青浦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全力当好“寸土必珍”主力军,以“零容忍”“长牙齿”的措施坚决整治违法占地行为。全力唱响“守土尽责”主旋律,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持续提升土地综合承载容量和产出水平。全力打好“聚土生金”主动仗,以国内首个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为蓝图,持续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和土地利用结构,努力成为土地集约利用新示范、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

记者:孙旌豪

摄影:孙旌豪

编辑:俞静彦

责任编辑:李艳丽(首席)

终审:赵澜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