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扁担挑树苗,一把砍刀砍杂草,一个铁镐挖树宕,一根树枝做拐杖,这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陶厂镇西塔村村民易厚掌39年如一日荒山造林的标配。之所以放不下这般行头,是因为在他心里,诚信比眼前的这座山还要重。

39年前,易厚掌立下誓言,要让家门口的西塔山披上绿装。他信守承诺,几十年如一日开荒造林,即使遭遇严重山火、家人接连去世等重大挫折,仍矢志不渝,用一双布满皲裂的勤劳厚掌,让4000多亩荒山变林海、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被当地称为“当代愚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尽艰辛践行诺言

39年前,西塔山还是一片山石成堆、土地贫瘠的荒山秃岭。在大山脚下易庄自然村担任村长的易厚掌,每天看到荒凉大山,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1985年,国家允许承包荒山,我辞去了村长职务,与村委会签下长期承包合同,发誓要让荒山披满绿装。”易厚掌回忆说,当时卖光了家中仅有的一头牛、三头猪,买来工具和树苗,带着家人离开村庄住上西塔山,从此风雨无阻,每天挖宕植树。

“山上石多土少,一镐下去火星直冒,虎口开裂、渗出鲜血。砍茅草也不轻松,时不时把脸和手划破,留下一道道伤痕。”西塔村退休老书记蒋正和深知易厚掌三十多年的艰辛与不易,山上无水,只好到几里外的山下水塘挑水,山路陡险崎岖,肩膀被扁担磨得脱了一层又一层皮。

这么多年,不知用坏了多少个山镐、铁锹、水桶、扁担,磨破了多少双鞋,洒下了多少汗水。苦心人天不负,现如今西塔山5座荒山、4000多亩土地全部披上绿装、郁郁葱葱,易厚掌用整整39年的艰辛付出兑现了誓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遭遇挫折矢志不渝

绿化荒山的过程不仅异常艰辛,期间还经历过多次重大挫折。

1996年,一场突发山火把易厚掌十年心血全部烧尽,看到漫山遍野的焦木,这个从不落泪的汉子哭晕了过去。但他没有被击垮,擦干眼泪、从头再来,在满目疮痍的焦土上继续种树。

“易厚掌的母亲受不了这个打击,不久就离开人世。就在他母亲去世后第四天,长期劳累的妻子在跟他上山补苗的时候瘫倒下去再没有醒来。悲痛欲绝的他将两位亲人埋在西塔山,咬紧牙关,硬是挺过来了。”在采访中,说起易厚掌当年经历的挫折,西塔村村民张祖成不禁哽咽。

2004年,在山上劳累一天的易厚掌到镇上澡堂洗澡,一头栽到开水锅里,全身82%重度烫伤……接连不断的沉重打击让他一度陷入困境,但并没有摧毁他开荒造林的信念和决心,身体稍有好转,他便又上了山。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易厚掌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绿化标兵、全国林草系统劳动模范、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续传承守护绿山

在易厚掌的感召下,在北京从事餐饮业的儿子易成兵毅然回到西塔山,与父亲一起全身心植树造林,父子俩还到林业科研机构和大型科研农场取经,学习以短养长、科学造林的经验。

易成兵向记者介绍,现在,山上除了松杉等主要树种外,还栽种了700多亩经果林生态树和茶树,并在林地间套种芝麻、中草药等。

“如今,科学种植见成效,年收益几十万元,易厚掌和儿子没有去享受,将收益几乎全部投入到新的开发造林中,还自掏腰包修建了总长近六公里的防火通道,大大提高了森林消防的安全性。易成兵也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父子接力践行造绿誓言的佳话广为流传。”在采访中,西塔村副主任晏行道为易厚掌父子俩点赞。

易厚掌,用辛勤劳动谱写了如歌如泣的劳动赞歌,充分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质,用勤劳、坚守展现出劳动者“最美”的一面,用一点一滴的汗水浇灌出璀璨的“劳动之花”。(记者 张贤良 朱晓桐)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