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意大利巴里举办的第30届G7峰会虽被戏称为“史上最不受欢迎G7峰会”,但绝大多数被邀请列席的非G7国家领导人仍欣然与会,不愿放弃与“头排工业国”同框的大好机会,惟独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成为本届唯一、历届罕见明确收到邀请,却推托不来的非G7国家领导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推托的理由是“需负责朝觐接待大计”。

朝觐麦加“天房”是穆斯林“五大功课”之一,是穆斯林每年一次前往圣城麦加的活动,凡有经济能力和体力的穆斯林,一生中至少要完成一次朝觐,在信徒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根据相关规则,每年伊斯兰历法最后一个月为“朝觐月”(Dhul-Hijjah),该月第8-10天为朝觐正日,而总共朝觐则为期5天。今年为伊斯兰教历法1445年。由于该历法(Hijri calendar)为纯太阴历(仅根据月相决定,而俗称“阴历”的中国农历实际上是阴阳历),因此每年朝觐日都随月相变化而飘移且范围很大(每年约向前飘移11天),近年来一直处于麦加最炎热的时段。

由于朝觐的特殊重大意义和麦加地处热带沙漠、近年来朝觐日又适逢一年中最炎热时段的现实,身负“两圣地守护者”头衔的沙特王室每年都不敢怠慢,如临大敌。今年朝觐正日原本是6月14-19日,但沙特公共安全部门却早早从5月4日(伊斯兰历法1445年10月25日星期六)起开始实行朝觐管治,要求欲进入麦加的居民获得主管当局的许可,未获许可者将在通往麦加的安全控制中心被禁止进入,当局责令劝返没有主管部门签发的进入圣地工作许可证、圣地签发的居住证、副朝许可证或朝觐许可证的车辆和居民,违者罚款1万里亚尔(约合2666美元)。

沙特对外国人朝觐人数有严格限制,每年早早规定外国人朝觐许可证人数上限,并按信徒总数比例平均分配给各国,各国信徒抽签分配本国名额,获得朝觐许可证的外国人享受专车接送和较好住宿待遇(最低档次也是所谓“空调帐篷”,不会因中暑而导致危险),但相应也要付出高额费用,今年发放的外国人朝觐许可证总数为200万张,与去年持平,为防意外,不仅王储亲自“督阵”,而且沙特方面事先准备了2.7万辆巴士和5000辆出租车专门为朝觐服务,卫生大臣贾拉杰尔(Fahad al-Jalajel)5月初信誓旦旦表示“朝觐组织工作将获得圆满成功”。

过去几年朝觐期间往往发生火灾、群体踩踏等重大事故,导致群死群伤,今年沙特严防死守,未发生这样的事——但今年朝觐期间死亡人数却远远超过前几年。

朝觐日尚未结束,许多穆斯林国家媒体已纷纷传言,本国朝觐者在麦加遭遇重大伤亡,但沙特当局和朝觐组织者始终缄默不语。直到朝觐“正日”业已结束的6月21日,一名沙特高官才迫于国外压力姗姗来迟地披露,朝觐最繁忙的15日和16日总计死亡577人。

上周末,法新社根据各相关国家外交官披露的数据作出不完全统计,称死亡人数“超过1100人”(15日朝圣者在阿拉法特山的烈日下聚集数小时祈祷,16日则是历史上曾无数次发生群体踩踏事件的米纳“向魔鬼投石块”群体活动),其中埃及658人为最多,其次为印尼(逾200)和印度(98),此外,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约旦、伊朗、塞内加尔、苏丹和伊拉克库尔德斯坦自治区也确认有人员死亡。

23日,沙特官方通讯社(SPA)终于报道证实,“令人遗憾的是,死亡人数已达1,301人,其中83%的人未经授权朝觐,并且在阳光直射下长途跋涉,没有足够的遮蔽或舒适”。值得一提的是,这仍不是沙特官方的正式统计口径。

其它穆斯林国家对沙特“朝觐管理不力”近年来意见越来越大,认为后者应对如此惨痛的伤亡负责。他们指出,正是高昂的朝觐费用和严格“门禁”和“一生至少一次”的道德约束,造成朝觐的“人为饥渴”和大量信徒选择“黑朝觐”即通过“黑中介”进行挂羊头卖狗肉的“穷游式朝觐”,这些“穷游朝觐者”不得不忍受更加恶劣的天气、条件,并在“黑中介”安排下东躲西藏蒙混过关。沙特今年朝觐期间最高气温高达51.8摄氏度,而“穷游朝觐者”曝晒时间更长、体力消耗更大,又缺乏良好的休息条件,后果可想而知。

6月20日,约旦宣布关闭多家协助“穷游朝觐者”的“黑中介”旅行社,同日突尼斯总统赛义德(Kais Saied)解除本国宗教事务部长职务;6月21日,埃及总理马德布利(Mostafa Madbouly)宣布吊销16家涉嫌“黑中介”的旅行社营业执照,并以“协助穷游朝觐”的罪名将涉案者送检。埃及总理表示,将对任何组织朝圣者在正常框架之外旅行的公司展开调查并“做出强有力的决定和最严厉的惩罚”,以避免重蹈覆辙“。

由于朝觐者正在返程,且“出事”者多为“穷游朝觐者”,人数难以确切统计,后续还会持续发酵——毕竟上述三国还算是和沙特关系较好的中东国家。

直到23日沙特卫生大臣贾拉杰尔仍坚持组织工作是“杰出”的,他表示,83% 的死者是未经授权的朝觐者,他们在阳光直射下走了很长一段距离,没有遮蔽或休息,其中包括老年人和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

他声称,当局几周前已多次发出警告,禁止未经授权进行朝觐,并建议朝觐者采取预防措施,以防圣地出现预期的炎热天气,但许多“穷游朝觐者”设法绕开防线混入,“因此他们无法获得基本服务或适当的住宿来应对高温”。贾拉杰尔对沙特国家电视台称,“从朝圣者穿上朝觐服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认为他们是朝圣者,无论他们的授权状态、肤色、性别或国籍如何。他们得到了全面的(医疗)服务”,他声称“沙特医疗资源的1/4被用于帮助‘穷游朝觐者’”。

然而遭遇重大伤亡各国宗教界和民间对此并不买账。他们指出,一面不断抬高朝觐“准入门槛”造成正规朝觐名额奇货可居,另一方面却长期对“黑中介”业务听之任之甚至乐见其成,导致“黑中介”屡禁不止,才是问题的关键。不仅如此,正规外国人朝觐许可证总计发放了200万张,沙特有关方面也早早宣布了“加上未经许可者朝觐人数约250万”的预计数字,而实际朝觐人数照沙特官方21日的公布仅约180万(其中外国人160万),甚至还不到外国合法朝觐人数上限的数字,既如此,“全力以赴”甚至让王储亲自“挂帅”接待的沙特,何以无法确保这些远在“人数包线”内的朝觐者生命安全,使之在一无火灾、二无群体性大规模踩踏等往年司空见惯恶性事件的情况下,造成了令人怵目惊心的四位数死亡,是“不能”,还是“不为”?

“两圣地守护者”的特殊身份,是沙特这个建国史刚满百年年轻王国在地区和国际间“呼风唤雨”的最有力资本,沙特王室和当局当然不希望频频发生的群死悲剧坏了他们的大事。但面对汹涌而来的“穷游”,本国糟糕的接待应对能力的确勉为其难。从目前情况看,他们最可靠的“盟友”恐怕只有“月亮”即时间和历法——鉴于太阴历的特殊性,每年后推11天的“朝觐月”终究会把朝觐“正日”挪到冬季,届时只要咬牙防住火灾和挤压踩踏等群体性偶发事件,沙特君臣就能至少过十几年的舒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