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春广元

您触手可及的朋友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逐梦We来

畅游广元

2024

研学去哪里

真实的体验在脚下

深刻的感悟在路上

在研学中链接课本与现实

来一场书本与实践的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走千年蜀道

聆听英雄故事

探秘高山湿地

感知广元的

自然生态之美

历史人文之韵

蓬勃发展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亲身感知广元的自然生态之美、历史人文之韵、蓬勃发展之势中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团市委、市青联以青少年国情教育、成就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红色教育4个方面为重点,推出7条精品研学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码 住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条TIPS 苍溪篇

黄猫垭旅游景区

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

梨文化博览园景区

寻乐书岩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猫垭旅游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苍溪县黄猫垭镇高台村

黄猫垭旅游景区位于广元市苍溪县、旺苍县与巴中市南江县三县交界之地,地处天府旅游名镇黄猫垭镇腹心地带,占地3.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00米,森林覆盖率达70%,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无霜期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是生态康养旅游胜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这里是红军取得“最大胜利”——黄猫垭战斗的发生地、李先念骨灰撒放纪念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毗邻三溪口国家森林公园(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旺苍县木门会议旧址……

黄猫垭旅游景区有国内少有的较为完整的战斗遗址群(战地医院、战斗指挥部、战壕等遗址22处),有象鼻山、一线天、千年银杏等 9 处奇特自然景观,有白肉枇杷、红桃等4500亩农业产业观光园,有纪红乡村酒店和花园民宿等特色乡村酒店和精品民宿。

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苍溪县陵江镇红军渡社区

苍溪县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位于广元市苍溪县城东,占地5000余亩,由红军文化旅游区、武当山森林公园旅游区和西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区三部分组成,有红军渡纪念园、武当山森林公园、中华百家姓氏追踪园、相思书法碑林园和乡土树种博览园五个主题园区。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重走长征路·川陕苏区行”红色旅游精品线和四川省“川陕缅英烈、巴山耀华夏”、“剑门雄关险、嘉陵山水奇”红色旅游精品线上的重点景区。

景区内的红军渡纪念馆于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在《人民日报》(2001年06月12日第四版)公布。2006年11月,红军渡纪念馆被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文化厅确定为“四川省优秀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苍溪县红军渡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具有独特的红色底蕴,以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光辉历史为主要内容,进行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

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梨文化博览园景区

苍溪县陵江镇红旗桥村

苍溪梨文化博览园旅游景区地处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百里“嘉陵印象”旅游及四川旅游北环线上。景区占地5000亩,水域拓展面积8平方公里,核心景区1000亩,主体构成为三区四园”。“三区”即:梨文化展示区、农耕体验区、梨休闲文化养生区(包括:梨花苑酒店、御楼兰地毯基地);“四园”即:梨祖文化园、百年老树园、雪梨认养园、雪梨新品园。该景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百强农业科技示范场、农业部授予“四川苍溪雪梨栽培系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四川十大最具潜力花卉观赏地、四川省省级示范休闲农庄、广元市科普教育基地,是一个以“弘扬中国雪梨文化、荟萃世界梨文化、展示梨乡民俗风情”为主题的综合性乡村生态文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寻乐书岩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苍溪县东青镇明兴村

寻乐书岩又名贾家洞,位于广元市苍溪县城以西16公里东青镇东兴村的回岸山腰。寻乐书岩堪称川北天然的清代书法艺术展厅和珍贵的文化艺术宝库,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道光年间,苍溪地方名儒贾儒珍看中避兵乱开凿的洞窟,新凿石室5间,与原石室连接相通,面积逐步扩至350多平方米。完工后,贾即在大殿内兴办义学,在石室外办“竹桥斋”,厚聘县内外名儒考订、刊刻、翻印《四书》、《五经》,增印《小学集注》,质地精良,除自用还发行川外。书岩上下交错共3层,大小石室7间、面积355.5平方米。约160平方米的刻字面积上镌刻着楷、行、草、篆、隶大小对联、匾额;诗、词152幅,约1.9万字,有著名书法家郑板桥、郭尚先、龚有辉、李徽典、杨行端、林春元、李嘉秀、李西来等21人的书法真迹,有浮雕5处,壁画9幅,神像34尊,洞外绿树成荫,风景如画,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

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编辑 | 曾子云

校审丨王燕红

初审丨蒲洪旭

值班编委丨雍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