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4日消息(记者 庞婷)近日,北京市西城区仲裁院携手展览路街道调解中心、派出庭及党群服务中心,在“小哥驿站”开展“仲心护航”专项活动。仲裁院业务骨干与美团、盒马、京东等平台企业的快递员、外卖员面对面交流,解答报酬支付、受伤赔偿等热点问题,拓展新业态就业群体服务深度和广度,提升“小哥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每天跑单就怕不小心受伤,能不能再多给我们些保障。”“有时候并非误单或超时,被扣了钱该找谁要?”……在当天的活动中,“小哥们”关注的问题得到了专业回复。“太需要政府部门专业的解答了!有保障的感觉真好。”一位“小哥”在活动后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城区仲裁院携手展览路街道调解中心、派出庭及党群服务中心,上门为“小哥”讲政策(央广网发 薛蕊 摄)

新业态就业群体是社会经济发展中充满活力的“新细胞”,也是推动新业态经济发展壮大的“新”力量。对于这一群体,西城区仲裁院高度关注这一领域的规范用工和劳动维权保障工作,通过调解组织建设、普法宣传等方式,延伸工作触角,扩大服务范围,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拓展新业态就业群体服务深度和广度。

今年,西城区仲裁院与街道调解中心、派出庭深度合作,立足新业态就业群体的切身需求,通过推出“仲”“新”同心活动,开展常态化、阵地化、定制化专项服务,让“快递小哥”就业有路,维权有门,让司法有“温度”,实现联“新”更连心,暖“新”更暖心。

活动聚焦“新”之所需推动服务升级,以服务点为阵地,多渠道、常态化征集新业态就业群体意见诉求,统筹工作力量,结合行业特点,精准施策,提供政策解答、法律咨询和纠纷协调化解服务,对于已经发生的劳动争议开辟“绿色通道”,快立、快调、快审、快结,让维权之路一路畅通,真正做到为“新”人解“薪”事。

活动聚焦“新”之所难推动区街联建,依托辖区调解中心、派出庭等平台,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思路,主动打破部门分工藩篱,积极开展协同配合,整合劳动争议调解、人民调解的特点优势,共同推动“新”关系中“新”难题稳妥化解。

活动还聚焦“新”之所向推动治源增效,针对新业态就业群体体量大、行业纠纷多的特点,通过强化调解组织建设,加大调解员业务培训,建立常态化沟通平台等方式,推动企业、行业内部解纷能力提升,从减少争议发生和争议前端化解上下功夫,将争议化解在源头,为新业态就业群体减轻诉累,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接下来,我们将创新调解组织工作形态,完善服务与维权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调解组织维权服务方式灵活、工作手段丰富的优势,挖掘调解组织前端化解的巨大潜能,推动诉源治理不断深入,帮助新业态企业规范用工,护航新业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西城区仲裁院相关负责人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