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2024年5月,中国电子商会旗下消费服务保障平台消费保累计收到美妆相关投诉7,694件;累计涉诉金额超1,194万元,有效投诉解决率为32.77%,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逾360万元。

在消费结构升级、审美观念和悦己意识增强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国内化妆品消费持续增长。

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169亿元,同比增长6.4%,2025年有望增至5791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合来看,我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潜力较大,预计在未来五年将持续保持全球化妆品行业领军地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和持续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化妆品市场。

未来,在即时性美容需求的推动下及大众对个性展现的追求下,我国化妆品消费市场将快速增长。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美妆行业背后的问题也不容小视。

根据消费保平台数据显示,2019年-2023年期间,美妆行业投诉量持续增加,2023年投诉量高达2,766件,同比增长率为159.7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妆大牌投诉率高且解决率低

据统计,美妆行业品牌中,兰蔻的投诉量最高,为1,079件,解决率仅为32.90%;雅诗兰黛、YSL的投诉量分别位列第二、第三,解决率分别为33.68%、29.57%。此外,欧莱雅、阿玛尼、香奈儿等品牌的投诉量也比较靠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女士的案例反映了消费者在面对品牌承诺与实际服务之间的挑战。李女士在消费保平台投诉称,她在京东购买了CPB肌肤之钥的护肤产品,使用后出现过敏反应。她立即联系商家寻求售后服务,商家要求提供三甲医院出具的护肤品过敏证明

李女士遵循商家要求,前往当地三甲医院皮肤科进行面诊,医生确认其患有护肤品过敏皮疹,并开具了相关医院证明并加盖医院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女士提供的诊断证明书)

然而,尽管提供了完整的医院证明,商家却直接关闭了售后服务,并以“没有过敏无忧售后”为由拒绝退款或换货

我在购买时清楚看到商家在其旗舰店铺内宣称拥有‘过敏无忧’的售后政策,就是耍无赖不给我退”,李女士气愤地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女士提供的售后记录)

假冒商品和售后问题成为投诉焦点

近年来,美妆行业的主要投诉问题集中在假冒/二手商品、售后服务欠缺和虚假宣传等方面。其中,假冒/二手商品的投诉占比最高,为20.98%;售后服务欠缺紧随其后,占比18.75%。美妆行业中排名前五的投诉问题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消费保平台中,美妆行业相关消费者的售后诉求主要集中在退货退款、赔偿、解释/道歉、改善服务和补偿等方面。其中,要求退货退款的投诉高达6,078件,占比42.65%;要求赔偿的次之,共接到相关投诉3,219件,占比22.5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段女士的经历反映了商品质量问题及售后服务不足的情况。她在消费保平台投诉称,2022年10月24日她在珀莱雅天猫官方旗舰店购买了面霜与精华产品,并额外花费0.01元购得一瓶50克的洗面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段女士购买的洗面奶)

根据客服的说法,洗面奶在未开封时保质期可达3至5年,但开封后保质期缩短至1年。段女士在2024年6月初首次开封使用这瓶洗面奶,起初间断使用,直到上周旧洗面奶用尽后开始连续使用。

然而,段女士在使用洗面奶后,面部出现了红肿、发烫和瘙痒等过敏症状,并逐渐扩散至脸颊。她平时不化妆,并在出现轻微不适后立即停止使用所有护肤品,但由于日常健身导致大量出汗,每天仍需使用洗面奶洗脸。

为了排除疑虑,段女士于2024年6月18日前往本地三甲医院就医,医生诊断为“过敏引发的湿疹”。尽管客服要求她进行过敏源检测,但由于洗面奶罐身未提供详细成分表,她对如何进行相关检测感到困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段女士提供的病历记录)

段女士要求赔偿包括医药费232元、误工费200元、交通费10元以及精神损失费500元,共计942元整。

针对美妆相关消费投诉,消费保研究院专家建议如下:

对商家的建议:

1. 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避免因产品质量或安全问题而引发投诉。

2. 加强培训,确保客服团队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投诉和问题,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3. 提供清晰明了的产品信息和使用说明,避免消费者因误解而产生投诉。

4. 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快速响应并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增强消费者信任感。

5. 积极收集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

对消费者的建议:

1. 在购买产品前,了解产品的用户评价和专业测评,避免购买低质量或不适合的产品。

2. 如有问题,保留购买凭证和原始包装,以便在投诉时提供相关证据。

3. 如果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或服务不满意,及时向商家提出反馈和投诉,帮助商家改进和解决问题。

4. 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合理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5. 避免盲目跟风或轻信营销宣传,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和品牌。

文 | Ivone
编辑 | 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