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城市对于宠物的包容度,标志着城市的文明程度。最近,很多大城市的商场里出现了越来越多带着“毛孩子”逛街的消费者。在导盲犬能不能上地铁还在网络上被争议的今天,出现在购物中心的萌宠带来了一种新的社会文明,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

最近,深圳推出首个宠物主题社区公园,为宠物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空间。同时,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已有超过50家宠物友好型购物中心,如欢乐海岸购物中心、万象天地等。此外,上海推出中国首个宠物友好社区;宁波机场落地宠物进客舱服务,允许旅客携带宠物乘坐飞机,为宠物主人提供了更多出行选择。

不仅是深圳,北京、上海、成都等各大城市商圈开始发现和挖掘“它经济”的商业潜力。宠物与主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促使带着“毛孩子”一起出门活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宠物主人的需求。许多场所开始接受宠物入内,“宠物友好”这个概念也被很多人接受,除了公园绿地,一些商业体也成为了“宠物友好”的场所。越来越多的商场、餐厅、咖啡厅等公共场所开始提供宠物友好的服务,将门口指示牌从“禁止宠物入内”换成 “宠物友好”。设置专门的宠物活动区、提供宠物友好的菜单和座椅等。这不仅为宠物主人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增加了公共场所的吸引力和活力。

“宠物友好”的探索正成为商业市场的大革新

“宠物友好”是指一种倡导人宠和谐相处,科学养宠的观念。其目标是为宠物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同时确保人类与宠物能够共同享受美好的社会空间。“宠物友好”理念提倡科学、合理的养宠方式,强调人宠之间的和谐共处,鼓励人们以更加包容和友好的态度对待宠物,同时也倡导宠物主人对宠物行为进行合理的约束。

购物中心作为最早探索“宠物友好”的城市公共场所,投入了大量资源。如果时间往前推移几年,对于不少商业项目来说,宠物友好的概念或许还仅仅是一道是否允许宠物进入的“门”,只要消费者可以带着小猫或者小狗进入商场,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作宠物友好商场。

如今,想要真正意义上贴上这个标签确实不太容易。从制定宠物公约、完善配套设施,到加大宠物业态布局比重、打造宠物活动空间、引入宠物品牌及开设宠物主题营销活动,都下了不少功夫,力求为携宠消费者创造更加友好的环境。

钛媒体APP调研走访了天津、北京多家贴着“宠物友好”标签的购物中心,同时通过多个社交平台线上信息梳理统计,贴有“宠物友好”标签的购物中心基本上具备以下共性。

首先,在宠物准入条件方面,宠物需取得政府相关部门发放的登记证及免疫证明,确保宠物已注射完包括狂犬疫苗在内的所有疫苗。大部分“宠物友好”商场对进入的宠物种类、体型有明确限制。例如,天津西青大悦汇规定仅允许肩高≤45cm 爱宠使用推车提笼、背包送入商场,肩高 >45cm 爱宠 (需束牵引带) 可在总外区域内活动。烈性犬、危险犬禁止进入商场范围。盲人带导盲犬的,不受本须知的限制。北京市TH E BOX针对北京市禁养犬、大型犬、烈性犬免入(体重30kg以上,肩高60cm以上犬类)。携带中大型犬肩高大于/等于40cm,需要戴嘴套+1米内牵引绳。

其次,在宠物行为规范方面,宠物在商场内需全程使用牵引绳,且牵引绳长度有明确限制(例如:不超过1.5米)。有的要求严格的商场是需要推车、提笼、背包进入,宠物脚不不能粘地。宠物需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等弱势群体。宠物不得在商场内随地便溺,如有排泄物需及时清理,可使用一次性拾便袋,并将排泄物投放在固定的垃圾桶内。

再者,在宠物管理要求方面,商场内设置宠物牵引绑定设施、宠物电梯等宠物专用设施。随处可见“支持开放文明携带宠物进场”的标语和提示信息,如“上扶梯时,请抱起您的宠物”等,提醒顾客注意宠物行为规范。同时商场会提供宠物推车、宠物背包等租赁服务,方便携带宠物进入购物中心。

最后,在店铺准入方面,有的商场店铺针对符合商场准入要求的宠物完全开放,而大部分商场为了保险起见,引入并设置了“宠物友好”商铺,针对贴了“宠物友好标志”的商铺,允许顾客携带宠物进入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钛媒体APP现场拍摄及社交平台信息整理

这些共性旨在确保宠物在商场内的行为得到规范和管理,同时保障其他顾客和商场环境的安全与卫生。毕竟对于商场来说,通过推出“宠物友好”政策,能够树立其独特的品牌形象,也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与其他商场形成差异化竞争。同时,“宠物友好”型商场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度往往也更高,有助于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因此,打造“宠物友好”型商场成为其在激烈的商业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策略之一。

当然,仅仅依靠公约规范、硬件设施和基础服务并不够,商场方还需要在软性服务上下功夫,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宣传,逐步引导消费者了解和遵守“宠物友好”商场的规则,疏通消费者认知,才能真正营造一个和谐、友好的购物环境。

在年轻消费者“爱宠心切”的心态驱动下,线下宠物经济逐渐回暖。越来越多的商场除了开始推出“宠物友好”政策,也开始探索和实施一系列创新的服务和招商策略。

以“宠”吸客,链接年轻消费者

“世界破破烂烂,小狗小猫缝缝补补。”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宠物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代年轻人心甘情愿为给予自己陪伴和亲情的“毛孩子”买单。

伴随城市居民养宠物数量的增加,宠物经济成为了新的商业赛道,并且呈现出细分化的趋势。根据《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2023年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为2793亿元,较2022年增长3.2%。90后、80后宠主仍是养宠主力军,较2022年均有所上升。其中,90后上升2.1个百分点至46.6%,80后上升10.8个百分点至31.1%。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宠物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宠物友好”理念的认可程度。同时,这也为“宠物友好”型产品和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服务单一的宠物店到大型综合商场,无论是商业面积,还是宠物品牌数量,宠物业态在购物中心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商场中的宠物买卖,宠物用品、宠物寄养、食品、服饰、美容、摄影等一站式宠物及相关个性化服务大量圈粉年轻消费者。年轻消费者注重社交和分享,在线下,消费者除了可以挑选宠物用品,与宠物互动外,还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养宠心得,增加购物的乐趣和互动性。线下宠物店铺就成为了他们交流和分享宠物生活经验的场所。

紧接着,各类围绕宠物主人的情感需求的“宠物+X”的跨界业态层出不穷,比如“宠物+餐饮”、“宠物+文创”、“宠物+书店”、“宠物+照相馆”等等,让宠物有了更加多元的属性,使商场与年轻消费者有了更多链接。

早期的室内动物园、撸猫撸狗等店,更多把动物作为观赏和娱乐对象。而现在的宠物业态则倾向于以动物为主角,关注其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除了猫粮狗粮售卖之外,这两年越来越多的餐厅开设宠物专属菜单。例如Shake Shack有店铺针对宠物推出“Pooch-ini”和Shack Burger狗狗饼干。星巴克专门为狗狗设计 “爪布奇诺”,即动物奶油,深受宠物主人喜爱。通过宠物圈层实现与目标客群的情感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聚焦于宠物趣味游戏、人宠互动、养宠人交流等形式的宠物主题活动也成为近期商场的热门选择。

宠物作为一个纽带,营造出轻松、温馨的社交氛围,为宠物爱好者、亲子客群和新世代消费群体提供了和宠物互动娱乐、减压治愈的休闲体验。这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宠物主人和宠物爱好者,还为商场带来了更多的人气和商机。一方面能够增强特色体验和活力社交属性,为多元化和差异化经营提供更多选项;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用户粘性,提升宠物周边产品的销量,帮助商户快速将流量变现。

此外,商场引入面积大的品牌宠物店、增设宠物友好设施,向多元场景方向延展,如衍生出人宠互动空间、宠物娱乐体验空间等,这些场景形成极强的互动沉浸式消费,同时带来母婴、儿童等衍生业态消费,成为源源不断的流量引擎,为商场带来更多收益增长点。例如,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将商场的东里LG2层大部分区域设置为宠物业态布局,引入了多家与宠物相关的门店,形成了宠物业态集群。这些门店包括龙大橘SPACE•猫舍、你好浣熊君、基厂Corghaus、PetSugar倍甜宠物生活馆等,满足了不同宠物爱好者的需求。

宠物能否进商场?消费者各执己见

客观的说,“它经济”在消费市场的繁荣是一种结果,而非一种消费促进的手段,其依托的是“宠物友好”型城市内外大环境的共建。 如何解决一些特定的问题,比如“宠物拉尿产生的气味问题”、“宠物落地问题”、“大型犬被拒进问题”和“消费者投诉及冲突问题”确实也让各大商场十分头痛。

钛媒体APP也询问了某大型商场商管,对此她表示:“一线及部分新一线城市由于其高包容性的城市特性,同时在这些城市中,宠物几乎成为“生活必备”,这为“宠物友好”商场的兴起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基础。“宠物友好”商场的运营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消费者对于“宠物友好”商场的反馈普遍积极。他们认为在商场内可以方便地携带宠物,享受与宠物互动的购物体验,这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而对于包容性相对较小的三四线能城市可能较难接受。对于宠物是否能进店的问题,出现了两极分化。

喜欢宠物的可以欣然接受。而对于对宠物充满担忧的商户和消费者避之不及。其实对于宠物进店的确实很多商户对于宠物进店会充满顾虑,因为他们会考虑一些害怕宠物的顾客,特别是一些教培机构和儿童游乐机构,这类商户的针对人群以小朋友为主,如果真的发生意外,会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而对于一些顾客而言,心里的恐惧和生理的不适确实难以接受。”

为此,一些商场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还需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答疑解惑,灵活处理突发情况。包括建立有效的消费者投诉渠道,如投诉热线、邮箱等,方便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反馈。通过在商场的宠物活动区域或指定区域铺设宠物专用尿垫,鼓励宠物主人在此区域使用尿垫,便于清理和减少气味。同时应该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巡查并清理宠物排泄物,确保区域清洁。对于需要进入商场但宠物政策不允许的情况,商场可以考虑提供宠物寄养服务,方便宠物主人在购物期间安置宠物等等。

“宠物友好”确实具备成为商业流量新入口的潜力。随着宠物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宠物在家庭中的地位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购物、休闲和娱乐场所时,会优先考虑是否允许携带宠物。

想象一下,一个“宠物友好”的购物中心或餐厅,允许顾客带着自己的宠物一同进入,并提供专门的宠物休息区和相关服务。这样的环境无疑会吸引大量宠物爱好者前来消费。宠物主人们可以在享受购物或用餐的同时,与宠物共度美好时光,这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因此,对于商场而言,打造“宠物友好”的环境不仅能够吸引这部分消费者的目光,还能通过提供独特的宠物服务和体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无疑开辟了新的商业流量入口,值得深入探索和尝试。不过,这一策略是否将成为未来商场发展的新趋势,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和思考。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赵晨含,编辑|房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