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式开工"话音未落,前来围观开工仪式的居民中已响起一阵欢呼。作为全市成套改造体量最大的项目,凤南一村小区旧住房更新(拆除重建)项目今天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曾于去年9月25日完成二轮征询100%签约,11月30日完成100%搬迁,创下了《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生效后全市最大规模、最快速度实现3个100%的新纪录。

凤南一村拆除重建项目位于杨浦区控江路街道,东至黄兴路,南至周家嘴路,西至凤城路,北临控江路。总用地面积约3.8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9.74万平方米,改造后的小区将新建8幢20—26层住宅楼,1座附建式地下停车库,项目设计户数2081户。

居民老肖在凤南一村住了大半辈子,提起以前的居住环境依旧能扳着手指列出诸多弊端:小区空间狭小、厨卫合用、停车位稀缺,因年久失修还有房屋汛期内涝、管线老化……"但现在好了,不用搬到很远的地方,也不用远离习惯的周边环境和老邻居,就能享受城市更新带来的好处。幸福感满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能让凤南居民早日入住新居,杨浦区成套办健全政府统筹、条块协作、部门共管的成套改造工作机制,按照"搬空即拆房、拆平即建设"的目标要求,合力加快推进凤南项目建设。

通过加强国企联动,引入公房管理经验丰富、城市更新能力强的卫百辛集团和城投集团参与旧住房更新改造,充分发挥他们在公房管理、签约推进、设计、建设、物业管理等全周期各环节优势,激发"1+1大于2"效能;同时,探索多环节并联,做到控规优化、安置方案、实施方案等三项方案同步公示,缩短批复时间,为"拆平即开工、开工即建设"做足前期准备,节约时间成本。

为了提升居住品质,杨浦区成套办指导建设单位充分考虑居民对现代住房居住品质的需求,按"未来社区"的理念打造城市更新样本小区,在融合凤南传统元素的前提下,赋予房屋现代大气的外观建筑风格,把原128种户型归并为20种,对空间功能进行合理调整,优化房型,增加居民的使用面积,满足居民的生活习惯。改造中按照现代化小区规划,实现人车分流,设置854个标准机动车位以及90余个临时停车位,配备非机动车集中充电,及不低于35%的小区绿化率。广泛应用绿色建筑材料,如太阳能板、雨水收集系统等,通过低碳、环保的新材料新工艺,做到民生改善和品质提升相结合。

与此同时,全面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能级,结合"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行动,深入挖掘整合小区内及周边各类资源,把更多功能嵌入公共服务设施及公共空间改造,包括拟建一所标准化小学,增加城市会客厅、老年活动室、养育托管点、卫生服务站、社区食堂等6000余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等,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效果图

当前,杨浦区成套办正全力向"比全市要求的提前三年完成全区小梁薄板项目改造"的目标冲刺,以平衡性和宜居度两手抓的思路推进方案设计,年内实现黄兴路1039弄1-9号、12-27号项目圆满收官。同时,以高标准严要求全力抓好控江路501号-515号(单号)项目的项目前期建设流程,力争四季度开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刘力源

文:刘力源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祝越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