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出了全面部署,也为作为法治前沿的人民法庭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永昌县人民法院河西堡人民法庭立足辖区实际,创新司法理念、延伸司法服务,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为辖区企业发展厚植“法治沃土”。

坚持品牌引领,

探索司法护企“新路径”

永昌县河西堡镇是享誉全省的工业重地,镇域交通发达,国家级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堡循环工业园”便坐落于此,园区内集聚了上百家工矿企业。针对辖区企业“短、频、快”的诉讼需求,河西堡法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主心骨”作用,创设了“司法助力营商环境”党建特色品牌,以“133”工作模式,主动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开通了涉企案件快调、快审、快裁“绿色通道”,并将“坐堂办案”变为“上门问诊”,党员干警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地走访、联合主题党日等形式,积极开展“党建+纠纷摸排”“党建+诉前调解”“党建+法治宣传”“党建+巡回审判”等活动,2023年以来,法庭受理涉企诉讼案件221件,审结219件,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高效的“审判速度”与贴心的“司法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化诉源治理,

绘就依法助企“新枫景”

“大家作为市场主体,不能仅仅希望通过打官司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更要提高法治意识、风险意识,通过依法治理来规避潜在法律风险”,面对会场众多企业工作人员,河西堡法庭刘法官在一场专题讲座中这样讲道。这是对企业的衷告,也是河西堡法庭依法助企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法庭根据企业需求,先后在园区内设立了“法官联系点”和“河西堡工业园区巡回法庭”,由党员业务骨干专人负责,密切联系园区管委会和企业代表,畅通信息渠道,对发现的矛盾纠纷由法官联合园区管委会提前介入、及时调处、就地化解、消于萌芽,同时,组织法官常态化开展“司法暖企”系列活动,走进企业送法讲法、答疑解惑,努力提升企业法律素养,增强企业自身应对风险的“免疫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河西堡法庭以巡回法庭审判方式在某化工公司调解一起承揽合同纠纷案件,为使案件妥善化解,法庭法官邀请县工商联实地调查涉案工程量,查明案件事实,参与案件调解工作,经法官与双方当事人到企业现场勘测工程量后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当庭达成调解协议,现该案68000元案款已全部履行完毕,该案的圆满解决,既拉近了法院与企业的距离,又节约了企业的诉讼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坚持联动融合,

激活多元解纷“新动能”

秉持“联动融合”理念,健全“社会协同”参与机制,是河西堡法庭解决涉企矛盾纠纷、减轻企业诉累的又一举措。2022年以来,法庭便设立专门的“特邀调解室”,建立了“特邀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模式,同时,积极与乡镇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所、派出所等基层组织对接,搭建起了基层摸排调处、诉前分流化解、诉讼高效断后的分层递进式多元解纷体系,力求找准利益“最大公约数”、找出矛盾化解“最优解”,提升矛盾纠纷调化效率。2023年以来,法庭诉前调解并确认涉企案件58件,极大减轻了企业诉累。如在2023年,甘肃某公司与金昌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经法庭组织党员干警实地走访、多方调解,金昌某公司主动履行了109.6万元货款,甘肃某公司也主动放弃了32.9万元的违约金,既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又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今后的工作中,河西堡法庭将以更高的追求,更实的举措,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通过多元化途径找准矛盾调解切入点,以更便捷的法律服务,描绘辖区营商环境建设新征程上的法治新“枫”景 。

来源:永昌县法院 吕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