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舌尔这样高度依赖海洋资源的海洋国家极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
©Jason Houston/TNC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海洋的守护者
牡蛎又称海蛎、蚝,是餐桌上的可口佳肴;牡蛎礁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土壤。牡蛎礁不仅让牡蛎有了生长的依靠,也庇护着各种藻类、浮游生物,甚至还能净化水质。只是在过度捕捞、水质污染、滨海改造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天然的牡蛎礁已岌岌可危,正在面临萎缩甚至消失的困境。
为了逆转牡蛎礁的退化趋势,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与全球多个地区的海洋保护工作者、科研人员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开展了大范围的以牡蛎礁为主的贝类礁体修复实践。TNC一方面致力于做好科普工作,让大众充分认识牡蛎礁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一方面又投入具体的实践中,让海洋保护不止于牡蛎礁与科普,更涵盖海洋栖息地的保护与修复、可持续渔业、海岸带弹性提升、海洋及海岸带区域综合管理各个方面,致力于保护海洋与海岸带的生态多样性,从而保障数亿人生产和生活所依赖的海洋生态环境。他们相信:“随着对海底世界,对海洋污染、海水变暖等挑战有更明确的认识,人们一定会更懂得欣赏大海的神秘与浩瀚;对大自然产生深深的敬畏之心,也更能体会海洋保护任务的繁重与危急,进而提升保护意识,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
潮起潮落,TNC关于海洋保护的科普与实践从未停下。他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定地守护着在TNC全球范围内的蓝色星球。
各国领导人的全球承诺是保护自然的重要步骤,但要支持健康的海洋栖息地和保护社区免受气候影响,还需要采取紧急行动。
©Joseph Orsi TNC Photo Contest 2019/TNC
Q.在TNC全球范围内,有很多人投身于自然保护中,在海洋保护的工作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可以分享吗?
A.在自然保护领域,女性的比例仍然较低,尤其需要女性的力量。与此同时,据联合国估计,因气候相关影响而流离失所的人中有 80% 是女性。现在是改变这种差距的时候了。在TNC我们选择不分性别地讨论保护科学与保护工作并突出我们杰出的科学家。我们感到自豪的是,我们的许多科学家都是女性,她们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宝贵而多样的观点。在海洋保护工作中,赋予妇女领导权力和收入机会可以减少家庭对渔业捕捞的依赖,并将当地生产生活转向可持续发展。
Q.牡蛎在我国有着很大的消费市场,味蕾上的“尝鲜”和海洋环境的保护是否有两全的可能?
A.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食物生产和环境健康存在矛盾。对于海洋环境来说,除了食物生产,海洋也面临着其他挑战,包括沿海水体污染、栖息地退化、海洋酸化等。因此,我们多样化的食物生产系统需要尽快朝着对自然友好的方式转型。水产养殖是增长最快的食物生产方式,也是相对环保的方式之一。大量研究显示,如果在合适的水域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殖实践,贝类和藻类养殖场不仅可以支持沿海社区的经济发展和食物生产,而且有助于海洋健康的恢复。尤其是双壳类动物(比如牡蛎和扇贝)和海藻,它们对气候友好,几乎不需要额外的饲料或淡水。无论是帮助牡蛎养殖户从经济冲击中恢复、通过伯利兹和印度尼西亚的海藻养殖业恢复当地生计和栖息地,还是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合作在帕劳对养殖本地物种的鱼类养殖场进行智慧选址,合理的水产养殖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一条更可持续的前进道路。
Q.除了保护牡蛎礁的工作,TNC也展开了修复牡蛎礁栖息地的工作,我们国内现在的修复情况如何?
A.在2017年香港牡蛎礁修复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上,TNC与香港大学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在当地水产养殖业的支持下,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在深圳湾流浮山的牡蛎养殖滩涂和吐露港榕树澳潮下带水域开展了牡蛎礁修复试点。在对流浮山牡蛎礁周边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监测中,项目团队还发现了一个蟹类物种的香港新纪录(Nanosesarma pontianacense),反映了牡蛎礁在提高生物多样性上的促进作用。2019年,TNC与浙江三门县政府、中国水产学会以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合作,在浙江的养殖滩涂上启动了牡蛎礁修复试点项目。项目团队利用大大小小的石块作为底质物,搭建了19个约1米高的礁体,并持续开展牡蛎礁生长状况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监测与研究工作。随着天然牡蛎苗在礁石上逐渐聚集形成牡蛎礁,它们不仅能为当地的牡蛎养殖提供天然种苗,支持当地牡蛎种质资源的养护,还将发挥水体净化、渔业资源增殖等生态效益,促进当地滩涂生态环境的改善。
Q.通过牡蛎礁的保护、修复工作,可以反映出现在的海洋保护工作存在哪些挑战?
A.海洋保护相比于陆地保护工作来讲,更需要专业的设施和技术,比如船只的使用、潜水技术的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海洋工作的难度和成本。就目前来讲,我们对海洋世界的了解和研究程度是远远不如我们对陆地生态系统的了解的。由于相应研究和知识的缺乏,会让海洋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但深化对海洋的科学研究现在已经是一个全球共识,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知识和信息来支撑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开展。
古巴附近海域的麋鹿角珊瑚。
©Ian Shive/TNC
在浙江三门铁强村的滩涂养殖区内投放石块,构建牡蛎礁。
摄影/董大正/TNC
Q.公众参与也是天然牡蛎礁保护和修复的关键一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通过做些什么来保护海洋、保护天然牡蛎礁?
A.修复不易,保护牡蛎礁极具挑战性,公众对天然牡蛎礁生态系统的认知度极低,做好相关周边地区社区的科普工作很重要,要让社会大众充分认识牡蛎礁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公众还应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首先应做到不违法、不违规、不乱采,自觉保护好身边的自然环境,发现他人违法违规的行为主动向有关部门报告;关注主流媒体相关的新闻报道和社交媒体的相关推送,对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知,提升保护意识;参加一些感兴趣的科普教育活动,比如科技馆、博物馆或是商圈、社区举办的活动;养成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Q.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议题。全球的气候变化是否也给海洋生态的保护带来了挑战?
A.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深远且多方面的,影响海洋温度、盐度、酸碱度和洋流等,这都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深远影响。我们知道,海洋储存着地球上约97%的水,产生了一半以上供我们呼吸的氧气,是全球气候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一方面,气候变化的影响在世界各地都在加速,但对岛屿和沿海地区的影响可能是最快的,严重威胁着海洋生态系统健康,造成海平面上升、海水升温和酸化,以及极端气候事件日渐频繁等问题。另一方面,海洋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能够起到关键作用,它是气候变化的重要“调节器”,自工业革命以来,海洋吸收了人类引起的1/3碳排放和90%以上全球变暖所产生的热量。
中国香港深圳湾,TNC香港牡蛎礁恢复项目的建设现场。
©Kyle Obermann/TNC
Q.从技术和投资层面,对实现海洋保护有何看法与建议?
A.TNC一直致力于采用创新的方式开展自然保护活动,如用债务置换保护海洋等。TNC自1988至1992年间,就已参与了共计5000万美元的商业性债权-自然置换,且自2001年起,为加勒比国家债权置换热带雨林保护的交易提供了2.4亿美元。2020年3月26日,塞舌尔宣布了海洋保护区的最终细节,以达到保护30%其国家海洋面积的目标。作为由TNC共同设计的突破性债务转换协议(海洋保护与债务互换交易)的一部分,塞舌尔承诺到2020年将其海洋保护面积从仅占专属经济区的0.04%提高到30%。
Q.人们对于海底世界的了解程度是否影响着他们保护海洋意识的程度?
A.了解才能更好地保护。随着对海底世界了解的逐步深入,对海洋污染现状有更明确的认识,人们一定会更懂得欣赏大海的神秘与浩瀚,不只是污染,还有气候变化这一严峻挑战。对于大自然产生深深的敬畏之心,也更能体会海洋保护任务的繁重与危急,进而提升保护意识,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
可持续水产养殖是一种环境高效和气候友好的食品生产形式。
©Jerry and Marcy MonkmanEcoPhotography/TNC
策划&执行/苏琦
采访&撰文/Charlie
图片/均由被采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