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日产汽车近日宣布将关闭位于江苏常州的乘用车工厂,该工厂年产能约13万辆,主要生产逍客车型。工厂关停后,相关车型的生产将转移到大连工厂,员工将采用本地转岗、裁员补偿等方式进行安置。不过东风日产内部人士称,工厂并未关闭,只是暂停生产,对产能和资源进行优化、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常州工厂原本隶属于郑州日产,东风日产2018年接手,改造后于2020年投产,是日产汽车在华最新的乘用车工厂。日产在华主要有东风日产和郑州日产两大合资公司,其中东风日产是绝对的销量主力,目前拥有广州、襄阳、郑州、大连、常州、武汉等六大生产基地,年产能160万辆。

外界普遍猜测,日产关停常州工厂,主要还是受到销量持续下滑带来的经营压力影响。公开数据显示,日产在华销量已经连续5年下滑,2019-2023年的年销量分别为154.69万辆、145.67万辆、138.15万辆、104.52万辆、79.38万辆。其中常州工厂生产的逍客,年销量从2021年的16.12万辆下滑到2023年的11.36万辆,跌幅达29.5%。

以日产2023年在华销量来算,其产能闲置率达到50%以上。此前媒体报道称,东风日产位于武汉的云峰工厂已经租给岚图汽车进行生产。该工厂原来生产奇骏、奇骏e-Power以及艾睿雅等车型,年产能可达30万辆。但这三款车型去年批发销量仅为5.7万辆,工厂产能利用率仅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临危机的不仅是日产,根据乘联会数据,日系品牌在华零售市场份额已经从四年前的24.1%下滑至14.8%,跌幅超过9个百分点。另一家日系汽车品牌广汽本田甚至在前不久开启了大规模裁员,已有2300人离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给日系车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

日产汽车社长内田诚在今年中期经营计划的发表会上表示,“中国市场的售价下跌比预期提前了2年。”尽管日产、本田、丰田等日系汽车品牌在华采取了降价措施,但对销量的提振效果并不明显,5月份,日产销量为56009辆,与曾经动辄7、8万辆的月销量相比下滑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产目前在华销售的车型绝大部分都是燃油车,被寄予厚望的纯电车型ARIYA艾睿雅,月销量只有三位数,今年1-5月累计销量仅1445辆,甚至不如中国品牌一周的销量。日产此前宣布将在2026年底前,在华投放7款全新的新能源产品,但在此之前,如何确保燃油车销量不会进一步下跌,是日产亟需解决的难题。

本文源自:金融界汽车

作者: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