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复领取《1000份电商运营干货案例》

作者 | 张逸 报道 | TOP电商

关注TOP电商视频号

电商资讯抢先看

常言道,世界上最难走的路,莫过于商家的套路。

这句话放在当下的直播带货圈,或许也很适用。

就在今天,官媒《法治日报》发布的一篇文章,再次将矛头对准“直播带货乱象”,揭露了部分直播间以“古董”为名、收割老年用户的套路。

与此同时,#直播间叫卖古董为何让老人深信不疑#话题也火速冲上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骗老人?

古董直播间猫腻多!

正如话题所示,为何老人这么轻易就相信在直播间卖古董的人呢

答案,或许就藏在媒体曝光的多个案例与故事中。

山西一位60岁的老大爷,2020年左右偶然刷到了一些自称“懂行”主播的直播间。直播时,这类主播往往会以“××墓穴开出来的”、“传世的宝贝”、“家里留几件以后要发财”等话术包装所卖的所谓“古董”。

没想到,这种“一眼假”的宣传话术,老大爷却深信不疑,从那时候开始断断续续在这类直播间买了上百件“古董”,从名人字画到山水宝瓶,价格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

如今,据老大爷的亲人介绍,他在直播间买“古董”已经上瘾了,不仅一辈子的积蓄花光了,还学会了开信用卡,欠款十几万元成了一名“老赖”

更不可理喻的是,即便亲人请专家出具了鉴定报告,告知他买的古董都是“近代仿品”,老大爷也不为所动,甚至认为是亲人想“断其财路”,大闹不休。

另外一位广西的老人,也有类似遭遇。

老人家迷上了一个“××御窑五号”的直播间。半年前开始,多个晚上都蹲守在这个直播间,听直播间里一位叫“芸姐”的主播介绍“收藏品”:“我家老爷子坐拥财宝无数,想回报社会筹建博物馆,但现在一堆宝贝没地方放,需要直播间观众帮忙‘守护’。今天家人们相信我的话,就一单,拍到就是赚到,老爷子让我至少标价6000元,为了大家今天660元上车!

“各位哥哥姐姐,叔叔阿姨,我的芸家军在哪里,接下来这件宝贝能不能守护(购买)?能的把‘守护’打在公屏上!”

就在“芸姐”一声声“家人”的亲切吆喝和“返利”的诱惑中,这位勤俭了一辈子的老人家,半年时间里在该直播间花了6万多元下单百余件商品,不仅花光了自己的积蓄,还在外借了1万多元

与山西老大爷相似的是,当儿媳带广西老人家去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组织公益鉴宝活动进行现场鉴定,证实其购买的藏品均为不值钱的工艺品后,老人家依旧对芸姐深信不疑,否认自己受骗,坚定自己买的古董会有人回收,将来能挣钱。

实际上,广西、山西两位老人的遭遇不是个例,广东湛江一位叫王梅的大姐专门建了一个维权群。据统计,群里86位成员都有家属沉迷“古董、收藏品”直播间,他们年龄主要在55岁到70岁之间,消费最高的人已经买了约50万元的商品。

其实针对“古董”直播间,监管部门一直在严厉打击。比如今年被抓的网红主播,就栽在了“古董”上。

据报道,主播李某自称某商会老板,通过发布“公益”短视频,几个月便“圈粉”数十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一定粉丝后,李某却开始打起了收割粉丝的主意。在随后的视频中,李某先是称“粉丝遇到困难,我高价回收老物件,帮他渡过难关”,并与其他演员上演买卖“古董”的大戏,一出手就是数百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一步获取粉丝信任后,李某开始直播忽悠有出售古董意向的网友,下单购买直播间里的廉价工艺品,美其名曰是“定金”,并许诺见面后会等价回购!然而,“定金”到手后李某就玩起了“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中国普法公众号

定金套路不管用之后,李某还不死心,更换了另外一套“卖惨”剧本“我在国外收购‘古董’,身上现金不足,现在没办法回国,请大家帮忙把‘古董’买走。回国后,我等价回收还给大家付保管费”、‘宝贝’流落海外,求求家人们买回去,替我保管,我真的心疼”

结果还真的有人上当,李某趁机又将廉价的玉镯、玉玺、字画等假古董兜售给买家,非法获利竟高达28万余元

最后,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刑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董直播间的套路

并不稀奇!

从受害者分享的受骗经历中,我们也渐渐摸清了这些古董直播间的套路模式!

第一,前期通过拍各种剧情短视频,打造主播“弘扬正能量、爱国青年、隐世豪门家族成员”等相关人设,吸引老年人关注。这也是他们取得老年人信任的关键一步。

第二,开直播,继续编剧本、演戏,吸引老年人围观、吃瓜的同时,进一步坐实短视频作品中的各种人设。 (有的甚至不拍短视频,只搞直播,直接在直播间演戏,按照既定的剧本凹人设)

第三,铺垫到位之后,开始“商业化”带货,主播自称“儿子”、“女儿”,称呼观众“爹妈”、“老爸老妈”拉近关系,与老年关注产生情感联系。

第四,感情到位之后,一方面通过卖惨、编故事等谎言,凸显他们为什么要卖“古董”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主播会不断通过各种话术,强调这些古董的“高价值”。

第五,刺激下单、收割也有技巧。最常见的做法是,主播承诺只是让购买者暂时“保管”宝贝,之后会安排人上门回收或者让宝贝持有人参加拍卖会,可以高价变现。

为了增加可信度,主播会提前准备各种“上门回收成功的案例”,在直播过程中展示,或发布这类短视频作品,直接语音提示“转账×百万元”——实际上,这就是“托儿”。

更可恶的是,有些主播卖完货后之后,还会私聊下了单的老年人,再让其转账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的“上门费”,称会优先上门回收,进行二次收割

第六,打扫战场,消灭证据!恐怖的是,这些古董直播间还具备“反侦察”意识,卖完货之后,主播还会向老人家强调:“收藏品拍到家里后,不要让其他人知道,还会催促买了东西的人赶快确认收货,收完货之后把订单删掉,闷声发大财。”

不得不说,这些古董直播间简直“太刑”了,对付老人家及其家属,可谓是精心准备!

当然,这些骗子屡屡得手,核心还是吃透了老人家的心理。

其一,不少老人家或内心空虚,或亲人疏于陪伴,而这些骗子以演戏、自称儿子女儿的方式,建立了好感、取得了信任。这与某些销售,动不动帮独居老人做家务、买米油面的逻辑是类似的。

其二,有的老人确实有贪便宜的心理。因为初步的信任,这些老人就容易轻信对方“暂时保管,回收赚钱”的鬼话。

而之所以大部分老人家被骗后依旧“执迷不悟”,则有可能是出于保护“自尊心”的动机。“我都活了大半辈子了,什么花样没见过?想骗我不可能”——老人们不承认自己被骗,多半是因为这个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击“围猎老年人”的直播间

平台还需给力!

这些违规甚至违法的古董直播间,大家其实并不陌生,本质上,这就是一群不良商家通过直播带货,在围猎老年人!

2023年315晚会,央视就曾曝光过:多个平台主播,通过导演各种苦情戏坑骗老年用户,借机将低成本的食品高价卖给老年人!

很快“高冷”、“小张说事”、“马洪亮”、“方明快相亲”、“二亮二老板”、“和和工作室”等主播第一时间被各大平台封禁。

但是,还是有不少不良商家披着“情感”、“剧情”、“演戏”、“正能量”的外衣,换上一个“古董”的壳子之后,继续干着了欺骗老年人的非法“勾当”!

大家不禁想问:围猎老年人的直播间,何时休?

从源头上来说,打击这类直播间,各大平台责无旁贷——越是粉丝数高的博主,越应该加强监管。

从技术上来说,这类专坑老年人的直播间,平台方并不难发现其违规之处。尤其是当这些直播间遭遇投诉之后,平台方应该能第一时间发现他们的歪门邪道,根本无需执法部门插手,平台方就能对这类违规博主采取封号、停播等合理处罚。

但现实是,虽然平台方一直在宣传打击各种不良直播间,可每次都是当某些大网红被媒体、官方曝光之后,他们才出手封号,明显滞后。

对此,各大平台理应好好反思:到底是亿万用户的合法权益重要,还是让某些不良商家假借网红之名带货,带动平台GMV重要?!

千万别舍本逐末。

红包、福利、干货,精彩不停

最新电商行业资讯,尽在【Top电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