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冢头镇党委、政府所在地冢头,由三个行政村组成,即东街村、西寨村、北街村。三个村与冢头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北街村,在冢头2000多年的历史画卷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2023年,北街村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冢头北街村。

北街村整个村落依河而建、因冢而成。整体空间完整,细部错落有致,地势北高南低。村域面积1.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00多口人。

北街村现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代的传统建筑50余处,多为北方“一进多院”的传统四合院形式。其主要代表有司振现老宅、张喜太老宅、解学士故居、崔子春祠堂、秦都司宅、高云章宅、观音堂遗址等。这些建筑既有中原农村特有的以砖、石为主体的高大深邃,也有南方以木格子门窗为装饰的小巧玲珑。在村内随处可以看见红石做的门窗过梁、勒脚、台阶、窗台、门枕石、整块红石雕的精美直棂窗等建筑构件。这些红石构件和青砖灰瓦在色彩和质感上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北街村选址充分考虑了生存、发展、环境等因素,村落布局因地制宜,并反映了村落的发展过程,其建筑也颇为讲究,是明清豫南村落的典型实例。

北街村的发展、形成带有明显的自发性。这种明显的自发性和环境因素有着明显的关系。北街村的形成来自于人口的聚集,以后随着商业流通的发展,交通又成为城镇发展的主导,因而城镇的形态与作为主要交通运输的蓝河有着密切的关联。北街村所在冢头镇区内现存的明清古建筑一条街是迄今为止中原地区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古代街区之一,在进村的一条东西大道上分布着高云章住宅、秦都司住宅、解学士故居等传统民居,强调着村落的东西轴线。两侧多为居住和商业建筑,形成了具有生活气息的街区。这条路线疏密有致,循路而上,景色宜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冢头北街村古建筑。

北街村内有薄姬冢、纪氏台等西汉人文遗址,是中华优秀文化中忠、孝文化的优秀代表。薄姬,西汉文帝刘恒之母。二十四孝之一的《亲尝汤药》,讲的就是汉文帝刘恒孝母的故事。薄姬宾天后,刘恒遵照母命将其葬于郏县冢头。其孝母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久而久之,在北街村、在整个冢头镇,乃至郏县县域之内,以孝传家的优良家风蔚然成风。

近年来,北街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和支持、引导下,按照中国传统村落相关保护、利用规定,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融入古村落的建设发展中。制定统一发展规划,分步对古宅、老屋进行保护、修复,对人居环境进行大力整治,对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力度,投资建设民宿、小吃街、购物中心等文旅项目,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结合乡村振兴,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烟叶、辣椒等富农增收产业;利用闲置厂房,发展服装加工、玩具加工和冷链加工等工业产业;恢复提升铜器社、青龙社等民间组织,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这个传统村落开出更加绚丽的花。(平顶山郏县县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李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