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6月23日,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发布通告称,对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管院”)作出撤销登记。

封面新闻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曾宣称拥有92个二级分支机构,包括各个研究所、研究中心等,而在这些机构当中,受认可和可查询的数量并不清楚。

“中管院”官网上曾发出声明,称机构代办证件过程,存在违规冒用名义等情况。24日,记者联系到两家宣称可以办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证件的机构,有工作人员称,只需交费800—1000元不等,参加培训,可以获得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某研究所出具的证件,“市场是认可的”。

“中管院”被撤销登记

调查:有机构仍在办理证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在2022年下发的智库专家、客座教授聘书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发布的通告中提到,经查,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会举办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存在不按照登记事项开展活动,滥设下属机构,肆意扩大业务范围,以牟利为目的对社会大肆销售职业技能培训证书,以及大肆招揽各类“特聘专家”“院士专家”“客座教授”,违规向企业颁发“中国”字头荣誉证书、建立“中国”字头基地、主办“中国”字头论坛会议,违规使用带“中国”字头机构对外宣传报道和进行虚假宣传等行为,决定对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撤销登记并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在2022年下发的智库专家聘书

据了解近年来,围绕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及其学术委员会引发的争议早已屡见不鲜,该院被形容为“一边寻找挂靠的上级主管单位、一边构建下属二级机构、一边内斗”, 另一边,盖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印章的证书,进入市场流通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安某家政公司宣称可以代办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研究所的专业岗位技能培训证书

24日上午,记者联系到西安一家宣称代办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证件的家政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告知,报名参与她们组织的培训后,可以提供代办证件的服务,“家政都是要培训的,经过一个月的时间,费用在1000元左右。”

这名工作人员称,她们的培训是正规公司提供的专业服务,对于想从事养老、家政服务的从业人员来说,培训合格之后可以获得高级家政服务师、养老护理师等专业技能岗位培训证书。

记者从其宣传的页面看到,这家家政公司所提供的证书,印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研究所”的红色鲜章,标注了事业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页面显示,“持证人完成了相关职业课程培训,并通过了考试与审核,具备了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发此证。”

对于证书的市场认可度以及是否专业,该工作人员信誓旦旦保证,“很多要入户做家政的人,都要看你有没有证,不然户主也不会要,我们相当于代办,下发证书的机构在北京,市面上肯定是认可的。”

随后,记者询问其对中国科学管理研究院已被撤销登记一事是否知情,工作人员称目前还没有听说这件事。随后,记者也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打电话咨询,电话拨通后一直无人接听。

“挂证诈骗”曾被多地通报

“中管院”和“中国管理科学院”傻傻分不清?

有关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的话题信息,近年来网上也有不少。如新华社曾报道称,有人在网络大量销售“中”字头的“全国大赛”奖状、职业技能证书,且多涉及一家单位,即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其中,一家公司工作人员发来的样证上盖有两个公章,分别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和“专业人才技能培训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下发的声明

2020年3月23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对外发布声明称,根据主管部门安排,学术委于2019年9月进行内部机构改革,裁撤专业人才技能培训中心,2019年10月以后,任何单位或个人以“学术委专业人才技能培训中心”的名义开展工作均为违法行为,2019年10月以后,培训中心没有发过任何培训证书,凡是落款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且时间为2019年10月及以后的时间,均为假证。

官网显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是自收自支的国家事业单位,下属多个研究所(中心)收入主要靠咨询培训。但在近年来,有个别内部研究所(中心)搞歪门邪道,靠卖牌子、卖证书敛财。

记者梳理发现,除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内部分支和下设研究所自我混乱的情况之外,“中国管理科学院”也时常以打擦边球和冒充“中管院”的名义行骗。

2023年12月,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发布一条“关于公开征集赵某某犯罪集团违法犯罪线索的通告”,通告称,该集团谎称可提供兼职挂靠证书服务,许诺高薪诱导被害人高价办理“中国管理科学院”监制的各类证书,经核实均为假证。而这个所谓的“中国管理科学院”还有很多二级机构的证书,涉及职业教育、高级管理人才、中管院-全球智库战略研究所、中管院-智慧城市研究所新兴人才研究中心等。

一名在人力资源领域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很多证书中,主要类型有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两种,但是一些机构会打着“中字头证书”的旗号,欺骗消费者报名,“所以需要擦亮眼睛,报名和拿证的时候留个心眼,目前人社部门推行的技能人才评价证书,主要为‘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三类,可以看一下相关的证书在人社部门能否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