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更加迫切,恩施市法院白杨坪法庭抓住民生这个要义,结合少数民族聚居地域特点,将土家民族文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在“1+4+N”大综治格局下,充分挖掘土家少数民族乡贤族老等解纷力量,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乡贤+”解纷模式,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01

选贤能 人民调解新力量

“辖区群众很爱打‘恩施花牌’,里面有‘化三千、七十贤’的口令,我们不如就叫‘七十贤、化三千’联调队!”

近年来,白杨坪法庭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联合辖区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及其他基层治理单位,各选派一名政治素质过硬、基层经验丰富、调解能力强、在白杨坪镇工作满3年的调解专员,成立“化三千”联调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调队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多部门齐发力,多维度共集思,对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工作目标,矛盾纠纷发生一起即化解一起。在法治的前提下,突出以“德、理、情”来化解矛盾,用老百姓的“法”处理老百姓的“事”,及时妥善解决各类棘手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4日,白杨坪法庭联合“七十贤、化三千”联调队,经过近15个小时的调解,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终得化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搭平台,化纠解纷新品牌

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地区的少数民族众多,土苗文化氛围浓厚,传承“土司文化”中家族“族长”威望,法庭充分挖掘这一特色文化,将之与新时代“枫桥经验”相结合,探索化纠解纷新途径。

在村(社区)中推选“乡贤能人”担任调解员,法庭对推选的乡贤能人登记在册,发动乡贤积极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如此一来,乡贤既发挥了他们在乡村建设、治理中的带头作用,又充分发挥了乡贤“地熟、人熟、事熟”以及威望高的优势,化解矛盾纠纷尤其是邻里纠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长期的指导调解过程中,涌现并打响了“桃姐评理室”“兵哥调解室”等党员模范调解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促振兴,优化营商新动力

辖区内白杨坪产业园规划定位为武陵山轻工业产品研发及展销中心、轻工业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对乡村振兴乃至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法庭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服务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作用,在乡贤中发展产业“法治带头人”,调动园区企业代表发挥“乡贤”力量,推动实现“降成本、优服务、提质效、创品牌”目标。今年年初,在法庭与园区的“乡贤”代表的联合调解下成功化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极大地降低了相关企业的维权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贵企业入驻园区较早、规模较大,您在园区具有较高威望,通过您‘乡贤’作用的发挥,园区企业的涉诉情况保持良好状态。” 座谈会上,白杨坪法庭庭长覃山令与某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法庭坚持“支部建在庭上”,不仅党员走到庭外,以支部党员通过支部特色实践活动下沉村(社区),同时指导企业负责人主动参与园区调解,并积极参加法庭党支部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筑和谐,知法守法新风气

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底色,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乡村和谐需要营造知法守法的新风气,白杨坪法庭将法治精神和乡贤力量融入到村规民约中,让村规民约成为乡村治理的“宝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彩礼习俗是我们几千年的习俗了,两家‘量体裁衣’‘量力而行’,乡里乡亲挣的都是‘辛苦钱’,谈婚论嫁也不需要‘讨价还价’,轻轻松松结婚,踏踏实实过日子嘛!”2024年4月,法庭在辖区彩礼纠纷高发的村(居)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沐浴文明乡风”法治宣讲活动,对于这一问题,村民的看法莫衷一是,各村的乡贤能人积极发表看法,达到了“宣讲一次,教育一片”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丨白杨法庭

编辑丨侯若曦

审核丨冉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