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万没想到,拯救房地产最后一招还是来了,农村人都睡不着觉了。

最近,国家发改委在“中国经济圆桌会”上表示,当前我国一些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下一步要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补齐城镇建设中的短板弱项,释放城镇化所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

这是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将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变成城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代,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2%,但是按户籍人口计算,城镇化率还不到50%。综合来看,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一般到85%就基本结束了,换句话来说,我们还有15-20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说法,还有2.97亿的农民工在城里没有完全市民化,这些进城的农民工目前购房比例不高。所以也意味着未来他们对住房需求的刚性很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农村人没钱,即使进城也买不起房,难不成要让他们流落街头吗?

放心!拯救房地产最后一招来了,农村人都睡不着觉了,怎么回事?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宅基地买卖“大突围”,同市内自由交易来了

近期,宅基地买卖实现“大突围”,兰州率先出台一系列新措施,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交易范围变更。而且截止到五月中旬,该市农村产权交易规模突破2亿元。

据当地表示,兰州是甘肃唯一一个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国家级试点,目前已将宅基地等17个不同土地资源品种,纳入流转交易目录。从这一措施可以看出,继浙江义乌后,甘肃兰州也实现宅基地买卖“大突围”,同市范围内,宅基地自由交易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兰州宅基地交易对象,只支持“农对农、村对企”,不能农民个人对市民。

此外,截止到五月中旬,甘肃兰州规范财政涉农拓采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服务农户14000余户,免收农户交易服务费约135万元,而截至今年年底,交易额或达3亿以上。

从这一措施可以看出,国家正加大对宅基地跨村交易试点的扶持力度,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开发,将很快成为下一个财富风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就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农村宅基地随便买卖可能不再是说说了,以后不管你是公司还是个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或者都能买卖。

这样一来,农村人卖地后,就能实现手头上有资金进城购房。而城里那些一心想着落叶归根、返乡养老的人也能回到乡下置地,安享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重要的是,如今已经有不少城市降低了入户门槛,比如辽宁省会城市沈阳明确:在沈阳城镇地区租赁房屋的外地居民,其本人及近亲属可在沈阳市落户。即租房就可入户。

此外,沈阳还宣布,签订用工协议等证明的在沈务工人员,其本人及近亲属可在沈阳落户。也就是说只要在沈阳找到正式的工作,都可以办理入户。

除了沈阳,5月13日,“万亿GDP”城市之一的广东佛山也宣布,合法稳定就业满三年,在佛山租房也可落户。而去年年底,山东经济强市青岛也宣布,租房可以落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随着入户门槛的降低,以及农村宅基地即将可能自由交易,未来,城市将不再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区别,孩子上学就不再是难题了。

以前是买房还得挑学区,以后是租房都能上好学校,试想,哪个家长不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想让孩子有个光明的未来呢,这种情况下,又有谁还甘愿让孩子一辈子留在农村?所以这次的大招,堪称是拯救楼市的最后一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面对宅基地买卖“大突围”,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1、提前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因为受气候、打工等多重因素影响,农村的宅基地,仍然能够给农民家庭多提供一条退路,因此建议及时修缮地上房屋。

一旦将来进城,不至于因为房屋因长期没人居住而变得破败不堪,甚至因后续可能出现新的政策不允许修缮,导致房子无法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做好宅基地自由交易越来越近的心理准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宅基地跨村交易试点城市,只会越来越多,而宅基地也不会被真正闲置,跨村拍卖金额也不弱于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