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到,天气燥,五毒醒,不安宁。”

夏季至,又逢梅雨天气,

正是虫蚁兴风作浪时,

日常活动稍不留神

可能就会被“偷袭”!

近期,丽水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经常接诊被毒蛇、蜈蚣咬伤的患者,蜈蚣咬伤尤其多。

“医生,我被蜈蚣咬了,现在脚又肿又痛!”近日,40多岁的王大叔急急忙忙地冲进急诊室,随手还拿着一个空矿泉水瓶。

急诊外科医生一看,才发现瓶子里竟有一条长约一个手掌的蜈蚣,立刻意识到患者是被蜈蚣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检查后发现,王大叔被蜇伤处有个淤点,足趾又红又肿,立即给予抗过敏、止痛、外敷、注射破伤风针等对症处理后,王大叔疼痛明显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雨水较前增多,天气比较闷热、潮湿,蜈蚣最喜欢这样的环境。”急诊外科医生介绍,每年4月到10月,是蜈蚣等毒虫的活跃时期,尤其气温高、湿气重的时候,是蜈蚣出没活动的高峰期,像一些年代久远、阴暗潮湿的小区,特别是在水槽和下水道附近,多为蜈蚣出没区域。

先来了解下“敌人”

蜈蚣,又名天龙、百脚虫、吴公等,是一种有毒腺、掠食性的陆生节肢食肉动物。我国南方常见的蜈蚣有红头、青头、黑头三种。其第一对脚呈钧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酸性毒液,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蜈蚣咬伤有什么表现?

1.中小型蜈蚣:咬伤后多数仅出现局部症状,皮肤可出现两个瘀点,多数有红肿、灼热、剧痛和刺痒感,以及伤口附近的淋巴管炎、淋巴结肿大。

严重者会发生水疱、瘀斑及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一般在数天内好转、消失。部分患者未经有效治疗,伤后1个月仍有局部肿胀、瘙痒等。

2.大型蜈蚣:除局部症状外,还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谵语及抽搐等全身中毒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少尿、无尿、蛋白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

3.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出现过敏症状,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及致死病例的发生。

被蜈蚣咬伤怎么办?

1.被蜈蚣咬之后,应立即予以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

2.可适当冰敷伤口周围,可减少毒液吸收。

3.不宜强行挤压伤口,易使伤口处毛细血管破裂,反而使毒液容易吸收。

4.若出现红肿、疼痛、灼热等症状,及时去医院就诊。

来源:丽水市人民医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爆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