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7年,周总理请外宾吃饭,菜里吃出金属片,吓得厨师连连道歉。

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苏联元帅,周总理特意准备了鱼翅等6道热菜,一同就餐的还有邓公、刘少奇、朱德元帅等人。

然而,在一道糖醋丸子里,周总理却吃出了异物,本以为这是厨师长的假牙,不料调查后,问题却出在周总理自己身上,他还特地向厨师长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丸子里的异物究竟是什么?苏联贵宾究竟吃出问题没有?

点个关注,一起揭秘1957年国宴之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贵宾来访

1957年4月,我国外交部接到消息,一位名叫伏罗希洛夫的苏联高官即将来华访问。

伏罗希洛夫在苏联可谓是红极一时,37岁担任军区司令,45岁担任军事委员主席,54岁被评为苏联元帅,72岁进入苏联最高主席团,并担任主席一职。

1957年访华时,伏罗希洛夫已经是76岁高龄,他的到来直接影响到中苏关系的未来走向。

4月17日,伏罗希洛夫的专机抵达我国首都机场,走出舱门时,北京早就有10万市民在外庆祝。

看着如此盛大的场面,伏罗希洛夫受宠若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访华之行第一站设置在北京,由毛主席出面安排晚宴,挑来挑去,毛主席将宴会定在了中南海。

晚宴为伏罗希洛夫准备了6菜一汤,这是一场高规格的宴会,期间还出现了鱼翅、燕窝等珍贵食材.

值得一提的是,50年代我国经济并不发达,毛主席在国宴上甚至吃不上几口肉菜,可见对伏罗希洛夫的招待有多用心。

在北京会见完毛主席后,伏罗希洛夫来到了访华第二站——杭州,负责安排食宿的,正好是周总理。

周总理是个严谨的人,从晚宴到住宿,丝毫不遗漏任何细节。

再三对比后,周总理看上了西湖边的一家百年饭店——楼外楼菜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楼外楼创建于1848年,已经有109年历史,背靠青山,面临西湖,建国前,就吸引了孙中山、宋庆龄等人到访,就连主席也经常光临这家饭店。

宴会开始前,周总理先行抵达楼外楼,当时正是春节时节,楼外楼座无虚席。

周总理前来订餐,这让楼外楼老板有些不知所措,总理要在饭店邀请外宾,按理说就需要腾出位置,最好是清空包厢,为总理提供一个僻静的会谈就餐环境。

问题是楼外楼早就坐满了人,临时清场恐怕会引发其他顾客不满。

就在老板犹豫时,周总理出面替他解围,并表示照常营业,无需歇业清空,总理和普通老百姓一样,就算是国外贵宾到来,也不要影响饭店里的其他宾客。

叮嘱完楼外楼,周总理顺带在饭店里订好了菜,西湖醋鱼、龙井虾仁、东坡焖肉、糖醋丸子等,这些特色菜经过加工处理,口味十分符合伏罗希洛夫的饮食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餐前,总理带着伏罗希洛夫沿着西湖走了一圈,一路上都有市民前来打招呼。

伏罗希洛夫还是第一次见如此亲民的场面,在苏联,高官出行都会清空街道,像这种总理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的场景,伏罗希洛夫感到十分新奇。

逛西湖途中,伏罗希洛夫尝到了一道甜品——豆腐脑。

苏联没有这种豆制品,周总理一边解释,一边故作神秘,表示晚宴会有更美味的菜品。

伏罗希洛夫一听,顿时对晚宴来了兴趣,但他万万没想到,这场精心准备的晚宴中,周总理会吃出一块类似假牙的金属片。

宴会里的异物从何而来?当着外宾的面,周总理又该如何化解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菜里假牙

伏罗希洛夫是苏联来的大人物,为了招待他,周总理事先对楼外楼饭店打了招呼。

所有食材都要接受严格检验,备菜、烹饪、上菜期间,也需要格外注意,千万不能出一点岔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排好一切后,周总理这才带着伏罗希洛夫走进了饭店,随着一道道杭州特色菜被端上来,伏罗希洛夫眼睛瞪得圆鼓鼓。

什么糖醋丸子、西湖醋鱼,都是伏罗希洛夫没见过的特色菜,每上一道菜,周总理便贴心解释,一旁的翻译再转述成俄语,76岁的伏罗希洛夫一脸好奇。

菜上齐后,周总理邀请伏罗希洛夫先行夹菜,随后他自己再夹了一块鱼肉品尝。

宴会过半,气氛无比和谐,周总理一筷子夹起一个肉丸子,一口咬下去,还没咀嚼几口,周总理的牙齿便磕到了一个硬物。

猪肉丸子里是不可能出现硬物食材的,很明显这是混进菜品里的杂物,周总理抬头一看,对面的伏罗希洛夫依旧吃得很开心,似乎并没有吃出异物,桌上其他宾客也神色照常。

周总理勉强松了一口气,他悄悄将硬物吐在手帕上,随后向一旁的服务生示意,并表示这道糖醋丸子有些凉,需要送到后厨加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伏罗希洛夫丝毫没有察觉出不对,他在桌上大快朵颐,趁着众人品尝美食,周总理借口上厕所,他带着手帕悄悄来到后厨。

此时后厨里早已急得焦头烂额,周总理无缘无故撤下一道菜,说是要加热,可菜品却并不凉,很明显,这道菜存在其他问题。

看到周总理走进厨房,厨师长浑身发毛。

周总理摊开手帕,只见里面躺着一小块金属片,质地坚硬,光从外表看,根本看不出来自哪里。

周总理简单叙述了情况,看得出总理有些严肃,他希望后厨对食材再认真些,要是金属片被外宾吃到,事情可就没这么简单。

交代完毕,周总理迅速回到餐桌,剩下后厨在原地直冒冷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其他菜品并没有出什么问题,宴会结束时,伏罗希洛夫高度赞扬了楼外楼饭店。

周总理礼貌回应,顺道将伏罗希洛夫安排到宾馆休息。

处理好一切后,周总理才重回后厨,经过一番自查,后厨负责人提出了一大猜测:

金属片并不是从厨具上掉落的,看材质更像是假牙。

说到这里,众人将目光齐齐转向厨师长,在场所有人里,只有他年纪最大,宴会前不久他才安了假牙。

可奇怪的是,厨师长一张口,所有牙齿并没有空缺,包括假牙始终完好无整。

场面一度陷入尴尬,整个后厨更加焦躁,就在这时,周总理的警卫尝试着问到:

假牙会不会是周总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已经是59岁高龄,早年总理因为牙齿松动,安上了一对假牙。

果不其然,周总理一张口检查,警卫便发现总理的假牙缺了一块,而手帕里的金属片,刚好是支撑假牙的框架。

原来周总理安上假牙后,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没有去医院检查更换,拖到最后,假牙竟然掉到了糖醋丸子里。

真相大白,周总理愧疚不已,先前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周总理曾批评过后厨,如今饭菜里的异物竟然是自己的假牙,周总理十分过意不去,他当场便对厨师长以及楼外楼的负责人表达了歉意。

因为饭菜中出现异物,楼外楼差点因此来一场大整改,饭店方面周总理也想亲自致歉,但伏罗希洛夫即将启程前往广东,周总理不得不陪同,他只好请杭州市委代他向饭店致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下旬,伏罗希洛夫在周总理的陪同下抵达广州,就餐时伏罗希洛夫遇到了一道名菜——龙虎斗。

龙虎斗的原料是蛇肉和猫肉,考虑到伏罗希洛夫吃不惯,周总理叮嘱厨师对菜品进行改良。

厨师将龙虎斗进行多次熬煮,最终提炼出了一大碗浓汤,伏罗希洛夫先是尝试性喝了一口,汤汁一入口便让伏罗希洛夫终身难忘。

76岁的伏罗希洛夫还从未喝过这么好喝的汤,他接连大喝了3大碗,期间一直在赞叹广州美食之多。

可谁也没想到的是,吃完饭回宾馆休息时,伏罗希洛夫的肚子突然传来一阵剧痛。

身边使者一致认为,周总理在广州安排的晚宴有问题,尤其是那碗龙虎斗。

龙虎斗究竟有何问题?伏罗希洛夫的身体为何突感不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坏肚子

1957年,周总理请外宾吃饭,吃到一半假牙却掉进了菜里。

好在苏联主席伏罗希洛夫并未发现,周总理这才化解危机,可当伏罗希洛夫来到广州时,他却吃出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伏罗希洛夫3大碗龙虎斗下肚,半夜肚子一阵剧痛,使者经过询问得知,有些肠胃弱的人吃不了蛇肉,伏罗希洛夫此前从未接触过中国美食,肠胃可能消化不了龙虎斗里面的蛇肉成分。

使者想送伏罗希洛夫就医,却遭到了拒绝,伏罗希洛夫将周总理的用心良苦看在眼里,一路上又是安排饭店又是安排宾馆,他并不想为周总理添麻烦。

一旦他在访华途中住进了医院,此事很可能会引起外媒猜测。

伏罗希洛夫强忍不适,直到3天后返回北京症状才得以缓解,主席听说后,立马赶来查看情况。

只见76岁的伏罗希洛夫自豪地表示:

我跟龙虎斗了两天,最终还是我赢了。

主席听完哈哈大笑,一旁的周总理终于松了一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这次风波,周总理对待外宾更加用心,也更加仔细。

伏罗希洛夫一共在中国待了3周,从北京到杭州,再到广州、上海,每吃一顿饭,都有我国副总理以上级别的人陪同。

特别是伏罗希洛夫刚到北京那天,晚宴更是齐聚了我国多位干部,前前后后总共有270多人一同就餐。

可以说,我国将伏罗希洛夫照顾得十分周到,赫鲁晓夫曾3次访华,他所受到的礼仪都赶不上伏罗希洛夫。

为此,赫鲁晓夫还曾抱怨过:

我到中国的时候,从来没这么多人陪我吃饭。

访华结束,伏罗希洛夫回到苏联后,都还在回忆我国的美食,可见在招待苏联外宾这一项上,周总理做得十分完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括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总理也是全程照顾。

打听到尼克松喜欢吃海鲜,周总理便让人备好2000多斤野生鲍鱼,这些鲍鱼产自黄海,质量上乘,为了打捞野生鲍鱼,甚至还出动了辽宁大连的潜水队。

尼克松访华时间是在2月,天气严寒,下水捕捞的潜水员将面临低温威胁,而野生鲍鱼又生长在深海区域,运气不好还可能会遇上鲨鱼。

顶着各种风险,潜水队如期打捞上2000斤鲍鱼,再经过精挑细选,黄海野生鲍鱼终于出现在了尼克松的餐桌上。

1972年2月19日,尼克松在人民大会堂就餐,周总理特意为尼克松定制了4道大菜:

三丝鱼翅、两吃大虾、草菇盖菜、椰子蒸鸡、以及一份芙蓉竹荪汤。

尼克松吃得那叫一个满意,返美当天,尼克松还盯上了我国白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欢送会上,尼克松几大杯白酒下肚,喝得烂醉如此,临行前,周总理特意送了几瓶白酒给尼克松。

回到白宫,尼克松将白酒分发给其他官员,美国人不懂白酒的浓度,喝完只将它随便储存在仓库。

时间一久,白酒在高温下甚至引发了火灾,幸运的是最后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再来看周总理这边,自从上次假牙掉进菜里后,警卫一直劝周总理少吃硬菜,但周总理不想搞特殊,也不愿意麻烦厨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年病痛缠身时,周总理牙齿松动得已经非常厉害,好几次国宴上周总理都只吃了几口饭便停下来,一旁工作人员见状,连忙上去询问,直到这时,周总理才难为情地提出了要求,内容竟然是希望将菜稍微煮软一点。

这是周总理第一次“搞特殊”,他满脸愧疚,负责传话的工作人员却险些落下泪水,他只能强忍着眼泪向后厨传达要求。

周总理操劳了一生,始终都在为国家为人民奔波,伟人风骨,至今犹存。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