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浦区凤南一村小区旧住房更新(拆除重建)项目,于今日(6月24日)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不仅是全市成套改造体量最大的项目,更是以“三个100%”的佳绩,即意愿征询同意率100%、征询签约率100%、自主搬迁率100%,刷新了《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生效后的全市纪录。

凤南一村小区,这个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老旧住宅区,曾因年久失修而面临房屋汛期内涝、管线老化等安全隐患,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厨卫合用、空间狭小、停车位稀缺等问题,更是让居民们饱受其苦。面对居民们强烈的改造呼声,杨浦区成套办积极响应,聚焦机制建设,健全政府统筹、条块协作、部门共管的成套改造工作机制,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凤南一村拆除重建项目位于杨浦区控江路街道,东至黄兴路,南至周家嘴路,西至凤城路,北临控江路。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8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9.74万平方米。改造后的小区将新建8幢20-26层住宅楼,并配备一座附建式地下停车库,设计户数达2081户。

为确保项目的高效推进,杨浦区成套办采取了多项创新举措。首先,加强国企联动,引入公房管理经验丰富、城市更新能力强的卫百辛集团和城投集团参与旧住房更新改造。这两家国企在公房管理、签约推进、设计、建设、物业管理等全周期各环节均具备显著优势,实现了“1+1大于2”的效能。

其次,项目探索了多环节并联的工作模式。通过控规优化、安置方案、实施方案等三项方案同步公示,缩短了批复时间,为“拆平即开工、开工即建设”做足了前期准备,有效节约了时间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未来社区”的理念,小区在融合凤南传统元素的同时,赋予了房屋现代大气的外观建筑风格。原128种户型被归并为20种,对空间功能进行了合理调整,优化了房型,增加了居民的使用面积,满足了居民的生活习惯。此外,小区还按照现代化小区规划,实现了人车分流,设置了854个标准机动车位以及90余个临时停车位,并配备了非机动车集中充电设施。小区绿化率不低于35%,广泛应用了绿色建筑材料,如太阳能板、雨水收集系统等,实现了民生改善和品质提升的有机结合。

在公共服务方面,项目也进行了全面提升。结合“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行动,深入挖掘整合小区内及周边各类资源,将更多功能嵌入公共服务设施及公共空间改造。拟建一所标准化小学,并增加了城市会客厅、老年活动室、养育托管点、卫生服务站、社区食堂等6000余平方米的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作为上海市重大的民生项目,该项目计划于2027年底建成。

在今天与凤南小区居民共同分享项目开工的喜悦之时,杨浦区成套办正全力向“比全市要求的提前三年完成全区小梁薄板项目改造”的目标冲刺。他们将以平衡性和宜居度两手抓的思路推进方案设计,年内实现黄兴路1039弄1-9号、12-27号项目的圆满收官。同时,以高标准严要求全力抓好控江路501号-515号(单号)项目的项目前期建设流程,力争四季度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