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220千伏花木变的1、2号主变带电冲击正常运行,标志着这座智能变电站正式进入投运状态。

据悉,220千伏花木变电站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盈中村,是110千伏光明变、双圩变、新林变、互通变等多个变电站的上级电源。花木变投运后,一张区块自需平衡、中东部调节互济的220千伏坚强可靠网架就此织就,为江南科技城、临空经济示范区、新街街道等区域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加快推动萧山区中部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杭州萧山220千伏花木变顺利投运。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供图

那么花木变具体智能在哪儿?和传统变电站相比,它多了一双“数字手”。通过一键顺控,运维人员在监控后台就能一键完成变电站设备在运行、冷备用、开关检修等状态之间的切换,使得变电站的启动和操作更加简便快捷。以花木变的启动过程为例,整个过程涉及数百张操作票、上千步操作任务,在这双“数字手”的帮助下,启动工作在更短时间内完成,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响应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人为操作失误的风险。

一双“智慧眼”是花木变的另一个智能之处。花木变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巡视系统,这一系统通过集成辅控设备、在线监测设备、物联网智能延伸设备、巡视机器人等,实现了对变电站设备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实时监控。该系统有着一双双不知疲倦的“智慧眼”,能够代替运维人员监视全站设备外观情况、站内异物、各房间及汇控柜柜体温湿度情况、设备状态指示及SF6表计压力等允许状态。当系统识别到设备的异常状态,如温度异常、SF6压力异常、避雷器泄露电流异常等,就会及时发出预警,缩短检修反应时间。

此外,花木变输变电工程是萧山区首座实行路电同规同建的项目,电缆隧道在与道路和地铁项目重叠区段,提前规划、同步建设,最大限度减小电缆隧道建设对周边道路和地铁设施的影响,降低安全风险,节省工程费用。

“除了路电同规同建,花木变输变电工程还是萧山区最长的已建成电缆隧道项目、首个‘土建先行’的变电站项目。在花木变规划建设过程中,我们联合政府创新政企共建深度融合模式,政府深入参与变电站的投资建设,加速推动花木变顺利落地。”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员工刘仡然介绍。

据了解,目前,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已有20座所辖变电站实现智能化改造,萧山电网正在朝着更加智能、坚韧的方向优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充足动能。(范金凯、张宸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