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结束,暑假即将开始,孩子们对暑期生活充满各种期待,而家长却是忧心忡忡:暑期,孩子离开学校,脱离学校的监管,自己又忙于工作,孩子的安全如何得到保障?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公安部的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0到1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因溺水身亡的儿童高达2万名,而同期死于交通事故的儿童为3000多名。学生暑假安全如何得到保障?记者近日在走访中了解到,昆明部分社区和法治副校长一直在为保障学生暑假安全积极作为。

放松和安全

中高考结束,部分学生的暑假生活已经开始,家住昆明五华区万彩城小区的王女士这几天有点着急。“放假了,大人要上班,孩子怎么办?放在家里孩子就是玩游戏、看电视,对眼睛有影响不说,也不放心孩子的安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类似烦恼的家长不少。

家住云大小区的杨女士说,最近几天,为了孩子的暑假生活她变得有些焦虑:“带孩子去旅游也就是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旅游回来了该怎么办?”与许多家长一样,杨女士看到小区和学校门口的暑期培训班广告后,为了让孩子安全度过这个假期,她和孩子的父亲商量着给孩子报两个兴趣班,可就在他们将这个想法告诉儿子时,儿子却充满抵触情绪地说:“我不想上兴趣班,好不容易才放假,老师都说了,放假就是要放松的。”

 社区的努力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我们每年寒暑假都会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参加,但社区资源很有限,很难长期吸引孩子们来参加。”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很多社区都有这样的感慨。

“假期托管需要有经验的人来做,要策划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才能把他们吸引过来。否则,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 。”江北社区、三合营小区的部分负责人称,几年前,应一些居民的要求,社区曾经尝试办过假期兴趣班之类的活动,但孩子参加的随意性很大,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兴趣班很难正常办下去,之后,类似的工作也就停了下来。

但也有暑期兴趣班举办成功的事例。盘龙区东华街道小龙路社区党委书记李蕊称,由于辖区公共资源丰富,近年来社区通过整合资源,每个假期都会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如组织学生和家长去消防救援站学习消防知识、组织学生去工商管理所体验金融理财以及到食品安全所了解哪些菌子和食物不能食用。此外,针对3岁以下的孩子,还引进了早教机构托管孩子。

法治副校长发挥作用

为提高孩子们和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昆明市各中小学校纷纷在放假前开展了暑期安全教育工作,部分学校在家长群里发“致中小学生家长防溺水的一封信”,一些学校则是在放假前上一堂安全教育课。

新迎一小法治副校长周睿警官称,每次放假前都会到学校为学生讲一堂安全教育课。暑假期间,还会到社区开展一些针对青少年暑假安全的宣讲活动。“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给学生讲解防溺水、防性侵以及暑期在家的安全用电常识。”

此外,针对暑假学生游泳较多的情况,周睿所在的东华派出所还会到辖区游泳馆给救生员讲解一些注意事项,共同预防青少年溺水。

有老师认为,学生暑假安全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社会各界应该认真对待假期学生的安全问题,并为此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本报记者 谢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