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引领的农民起义军汹涌攻入北京,崇祯皇帝面临绝境,最终在紫禁城背后的煤山选择了自缢,这标志着历经200多年风雨的明王朝走到了尽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个历史性的时刻,崇祯其实有一个可行的自救方案,就是离开危机四伏的北京,转赴南京建立临时政权。

这样的策略或许显得自私,但正如俗语所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倘若他选择了这条路,明朝的寿命或许能得以延续。

然而,历史并没有如果。

崇祯皇帝迟迟未做出南迁的决定,从而错失了一线生机,最终不仅自己走向了绝路,也葬送了大明王朝的江山。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崇祯皇帝如此犹豫不决,不肯南迁呢?是真的没有南迁的意愿,还是其他缘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德正殿的一次私下召见中,江西籍官员、翰林学士李明睿,首次向崇祯帝提出了迁都南京的建议。

面对皇上的询问,李明睿坦率地指出,在义军逼近京城的情势下,朝廷正处于“危急存亡之秋”,迁都南京成为了唯一明智的选择。

崇祯帝对此建议踌躇不决,他担忧若弃地守京,将背上丢失国土的罪名;而坐以待毙,则又会蒙受失政的耻辱。

这一两难选择让他犹豫不决,因为他一心想成为名垂青史的圣君,无法承受这种失地失国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推卸责任,崇祯帝将这一问题交给大臣们商议,希望他们能正式提出南迁建议,这样他就可以顺水推舟作出表态,避免承担历史责任。

然而,与主张南迁的声音相比,反对的声音更为强烈。这些反对者中不仅有朝廷重臣如内阁大学士陈演、魏藻德,还有与宫廷关系密切的皇家宗室成员。

天启帝的张皇后在听闻崇祯与周延儒密议南迁后,愤怒地质问道:“宗庙陵寝在此,迁安往?”

张皇后虽为前皇后,但在崇祯顺利继位上出过力,因此她的话语颇具分量。这些人的反对意见让崇祯不得不慎重考虑。

其他反对者则动不动就以“祖宗”、“宗庙”、“社稷”、“陵寝”来压制崇祯,而这些都是崇祯不敢正视、无法回答的问题。

作为一个爱面子胜过生命的人,崇祯虽然心有南迁之意,但又怕背负骂名。最终,他不得不表态誓死不南迁。

崇祯帝身边的大臣们个个精明狡猾,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明确表态。由于未能从他们口中得到想要的答案,崇祯帝最后决定“早朝廷议公而决之”。

在朝堂上,众朝臣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相持不下、不欢而散。由于崇祯帝自己不愿意承担丢弃宗庙社稷的罪名,这个正确的策略便被搁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些主张绝不弃国土的臣子们,并非全是心口如一、以死报国的忠臣。

他们中的多数人认为,如果表态不弃国土,日后就可以逃脱丢失国土的罪名;而不公开反对“弃地守京”则是为了遵从崇祯帝的心意。

他们盘算着,即使有朝一日需要承担责任,这个刚愎自用又心胸狭窄的皇帝,也会为了开脱自己的罪责而找一个替罪羊,这样他们就可以明哲保身了。

在这样一群为个人利益着想的庸臣,以及一个优柔寡断、只图虚名的皇帝的领导下,国家的灭亡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李自成势如破竹地攻克宁武、京城岌岌可危时,崇祯帝又连夜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此时有人提议,让太子下江南而皇上守京师。崇祯帝幻想这次危机能像以前一样化险为夷,但他没想到的是数万京营守军会不战而降。

当李自成农民军攻破彰义门后,他仍指望有救兵来护驾,但最终却失望了。

在最后的关头,李明睿再次紧急求见并力劝崇祯帝南迁,但大臣们仍然沉默不语、不愿开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信使来报真定失陷时,南迁之路被掐断,南迁之议彻底成为泡影。面对这一绝望的局面,崇祯帝不禁泪流满面、无言以对。

崇祯在位17年间,频繁更换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等高官,并严厉惩处失职官员的做法,也反映出他性格多疑、严苛狠辣的一面。

他担心日后群臣,会以此来诋毁自己,让自己落得一个坏名声,在朝堂上始终不愿表明态度,最终导致了明王朝的灭亡。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