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夏天,方志纯被任命为江西省委书记,受命南下,临行前,人民领袖毛泽东突然邀请他去中南海一叙。

“主席,我马上就要走了,到南方去,请主席对我多提要求,多做指示!”方志纯毕恭毕敬道。

毛泽东点点头,回答:“你去南方工作,这很好,进城后不要忘了传统,要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千万不要脱离群众!”

方志纯站直身子,保证道:“请主席放心!”

随后毛泽东摆摆手,示意方志纯离开,就当方志纯快要走出门的时候,主席突然将他喊住,脸色一变,破例嘱咐道:“替我照顾好贺家两姐妹!”

方志纯没有说话,朝毛主席深深鞠了一躬,便转身离开了。

此行南下,任务艰险,主席牵挂在心头的贺家两姐妹,此刻又在何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方志纯

一、南下江西任务重

1949年6月,北京西郊双清别墅笼罩在一片郁郁松柏之中,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在一片苍翠中显得格外亮眼。

毛泽东站在窗前,凝望窗外高大茂盛的松柏,嘴里吐出一个个烟圈。

“子龙,方志纯同志到了吗?”毛泽东问道。

“还没有。”

毛泽东重重叹了一口气:“到了让他立马来见我。”

这一年方志纯只有30多岁,已是我党一位资历很老的干部了,大革命时期入党,毛泽民在新疆牺牲后,与其遗孀朱旦华结为夫妻,烈士之后毛远新也跟着他们一起生活。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全国都走向了大解放,新的解放区急需大批中共干部主持大局,中央便将200多万解放军转为南下工作队,去新的解放区开疆拓土。

本来方志纯是第一批南下工作队的负责人之一,但当时北京刚刚解放,反革命分子在城里的活动还很猖狂,社会秩序比较混乱。方志纯身为中央卫戍司令部参谋长,被李克农执意留下来主持工作。

5月,华中局做完了所有准备工作后,请求中央派遣第二批南下工作队出发,中央思索再三才下达了方志纯南下的任命。

临行前,方志纯来到了中南海,聆听毛主席的教诲,主席也有一些话想要嘱咐方志纯。

上午十时,方志纯坐吉普车沿香山蜿蜒曲折的小路,驶入了双清别墅。

方志纯跳下车,两旁的警卫立马让开道路,这些门卫、内勤都是中央警卫团的人,和方志纯十分熟络,众人相互敬了个军礼,就将方志纯放了进去。

走进会客厅,毛泽东已经等候多时,主席主动站起身来,紧紧握住方志纯的手,招呼他坐下谈。

方志纯坐下后,开门见山说道:“主席,我马上就要走了,到江西,今天……”

“晓得,晓得!”毛泽东笑着说道,挥挥手示意他不要着急。

“今天来,一是向主席辞行,二是请主席多多指教,对我多提要求,多做指示。”方志纯毕恭毕敬道。

其实,方志纯已经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多年,但是每次见到主席,依旧有些拘谨和紧张。

毛泽东沉吟片刻,从烟盒中掏出一根烟,递给方志纯:“你马上去南方,这很好。过去,革命从南到北;现在,从北到南,除了台湾、海南、西藏等部分地区外已经全部解放,我们很快就要夺取全国胜利了!”

方志纯高兴地点点头。

主席接着说道:“切记,不可骄傲自满,夺取全国胜利,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艰难。”

说到这里,毛泽东用力吸了一口烟,站起身来一边踱步一边说道:“几十年来,我们党的工作重点一直在农村,现在转到城市了,我们面临艰巨的经济建设任务,打了几十年仗,我们对打仗是熟悉的,对经济建设和城市工作则没有经验。我想,共产党既然有能力打倒一个旧世界,也就一定有能力建设一个新世界!”

方志纯激动地点点头应和道:“主席说得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毛主席

听到这样的夸奖,毛泽东却重重叹了一口气,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语重心长道:“不过眼下有一个问题十分关键,那就是群众路线问题,我们取得胜利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共产党时刻紧密依靠群众,这个老传统不能忘。进城后要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不许享乐,更不许搞腐化,时时刻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毛泽东走到方志纯身前,弯下腰盯着他的眼睛,笃定道:“千万千万不要脱离群众!”

方志纯立马站起身来,保证道:“请主席放心。”

毛泽东点点头,挥手示意他坐下,又聊起了江西省委组成人员的配置问题,方志纯抵达江西前,杨尚奎、刘俊秀等同志早已抵达江西,开始工作,中共中央思索再三决定让方志纯再加入江西省委,组成7人的领导班子。

“江西省委的几位主要领导同志你认识吗?陈正人认识吗?”

方志纯略一思索,回答:“算是认识。1938年中央派我们到苏联共产国际党校学习,便有陈正人同志,后来在一起共事过一段时间,因为革命任务不同,我们就分手了。”

毛泽东点点头,接着问道:“那认识杨尚奎吗?”

方志纯摇摇头。

毛泽东见状接着说道:“现在你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要团结各个方面、各个山头的同志一道工作呀!”

随后两人又寒暄了几句,看时间快到了,毛泽东就让方志纯离开了,就当方志纯快要走出门的时候,主席突然喊住了他,脸色一变,破例嘱咐道:“替我照顾好贺家两姐妹。”

方志纯明白主席的心意,没有多言,只是深深鞠了一躬,便转身离开了。

过了端午节,南下江西工作队从北京出发了,临行前李富春嘱咐方志纯途中务必要好好照顾贺家两姐妹的生活,到江西后,江西省委还要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贺子珍、贺怡姐妹

二、贺家姐妹三妯娌

从北京到江西的列车一定会途经天津,贺子珍、贺怡两姐妹就在天津站等候,按照组织的安排,方志纯在天津站台上将贺子珍两姐妹接上车,当时在站台上送行的有天津市委的负责同志以及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李敏。

南下的列车上,这些来自中央社会部、中央警卫团等部门的70多位干部战士很快就组建成了一个快乐的革命大家庭,大家聚集在一起,互相照顾,亲密无间,性格活泼开朗的贺怡也成了大家的开心果。

在这样其乐融融的氛围里,姐姐贺子珍的心情也好转了许多,与方志纯同行的还有他的妻子朱旦华,贺子珍、贺怡、朱旦华实际算是三妯娌。

贺子珍和毛泽东离婚后,一直独自一人生活,毛泽覃牺牲后贺怡也是单身一人,朱旦华在毛泽民遇难后,改嫁给方志纯,三位女同志都和毛泽东兄弟三人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因此成为了特别亲密的家人,相处起来也十分亲切。

列车飞速驶过广袤的华北平原,一路上经过秦淮大地、江南水乡,六朝古都南京转眼呈现在眼前,车厢里的年轻干部和战士,看到窗外和华北截然不同的美丽风景,都活跃了起来。

大家激动地说道:“我们钻了这么多年山沟沟,到了南京可要好好开开眼界,这可是国民党的首都,跟别的大城市相比肯定更繁华。”

身为负责人,方志纯不能表现得过分激动,但其实他的内心也对南京充满了向往,就当大家七嘴八舌聊天的时候,列车已经来到了浦口车站,众人挤到站台上,看着长江对岸的南京城,早已迫不及待。

可当轮船将车厢一节一节运过长江时,那个本该繁华富饶的南京,此刻却满目疮痍呈现在众人眼前,原本高涨的情绪也一点点低落了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刘伯承

南京站一下车,刘伯承就派人派车来接,一见到贺子珍和方志纯,刘伯承就高兴地迎了上来,紧紧握住方志纯的手说道:“欢迎欢迎,听说大家旅途顺利。太好了,到南京多休息几天,到处看一看!”

方志纯有些为难地摇摇头,回答:“怕是不行了。”

刘伯承皱着眉头问他怎么了,方志纯回答:“归心似箭嘛!”

也不知道是刘伯承太想把大家留下来,还是交通确实出了问题,他对方志纯说道:“火车少,调度不开,你们想马上出发也是不行了,既来之则安之,着急也没有用。”

听到这话,方志纯陷入了沉默,思索再三后,干脆宣布放几天假,又嘱咐所有同志不可以单独行动,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方志纯到南京的消息很快被他的江西老乡周兴知道了,周兴二话不说就搬到了公安局招待所住着,天天守着方志纯天南地北聊天。

从这次谈话中,方志纯意外得知了在新疆出卖毛泽民、背叛革命的叛徒徐梦秋的下落,徐梦秋还想通过周兴重新混入革命队伍,方志纯即刻察觉到了不对劲,当即报告中央。

最终在周兴的帮助下,南京方面成功将徐梦秋逮捕归案,方志纯也没想到在南京呆了几天,竟然还破获了一个大案子。

众人在南京逗留了一周,将南京看了个透彻。虽然对南京越来越熟悉,但众人却越来越心寒,国民党反动派将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城破坏得千疮百孔,看着眼前的烂摊子,众人这才意识到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临行前,方志纯前往军管会向刘伯承辞行,刘伯承笑呵呵问道:“怎么样?大家玩得愉快吗?”

方志纯回答:“痛快得很,雨花台、中山陵、明孝陵、鸡鸣寺、夫子庙……我们都去逛了逛。”

得知贺子珍两姐妹也将南下江西,刘伯承严肃地说道:“我们言归正传。江西这地方,人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正因如此,江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蒋家王朝虽然垮台,但蒋介石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为了东山再起总会埋伏下一些人马。”

“据我所知,江西还有不少反动势力潜伏,眼下要趁他们惊魂未定,脚跟不稳,速战速决,千万不可拖得太久。”

方志纯感激地握住刘伯承的手,他明白老战友的意思,也被老战友这番情深意重的话深深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949年的上海

离开南京后,方志纯带着贺子珍、贺怡两姐妹来到了上海,当年的上海和中国的其他城市相比,简直就是一座梦幻绮丽的国际大都市。

房屋连绵不断,夜夜灯火通明,摩天大楼高耸入云,令人瞠目咋舌。琳琅满目的店铺,各种各样的商品,街上的行人摩肩擦踵,如潮如涌,这样繁华的都市真是让众人大开眼界。

方志纯将贺子珍、贺怡两姐妹安顿到旅社后,自己放下行李去华东局报到了,华东局书记饶漱石一见到方志纯就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说道:“老表你来了,听说你们到上海,我早就准备好迎接你了。”

方志纯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份介绍信:“向你报到,这个给你。”

饶漱石哈哈一笑:“你方志纯我还不认识?”

老乡见面,格外亲切,两人唠了不少家常,随后又聊起了国民党在江西盘踞多年对江西造成的损失。

饶漱石重重叹了一口气,说道:“江西打了这么多年仗,国民党又在那里搞什么三光政策,可苦了老百姓,看样子一下子难以恢复元气。”

饶漱石的这段话虽然有些悲观,但句句都是实情。

方志纯低下了头,也叹了一口气,饶漱石接着说道:“这次你去接管上饶,还要兼顾省里的工作,受命于危难之际,任务很重哇!”

方志纯补充道:“不光是上饶,还有贵溪和浮梁,共三个地区。眼下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动群众剿匪反霸,支援前线……”

两人聊着聊着竟然聊到了天亮,第2天方志纯赶回旅社的时候,贺子珍、贺怡姐妹突然闹了起来。

原来是贺家两姐妹要去看望陈毅市长,她们和陈毅是老朋友,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直到开创中央苏区,都是并肩作战的好伙伴,而且贺家姐妹的兄长贺敏学,也在上海工作。

本来不愿兴师动众的方志纯只能给陈毅打电话请示,陈毅高兴地说道:“那就请全体队员一起见见面吧。”

挂了电话后,陈毅在上海大厦摆了十几桌酒席,将南下工作队的所有队员都请了过去,陈毅举着酒杯,操着一口流利的川普,幽默地对方志纯等人说道:“现在我们都改行了,不当兵改当老百姓,我们要适应这个转变。”

酒足饭饱后,机灵的贺怡找到陈毅,请求陈毅帮忙在上海介绍工作,陈毅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方志纯一听这话,赶紧将陈毅叫到一旁,将中央的意思说了一遍,陈毅连忙改口,对贺敏学、贺子珍说道:“江西缺干部呢,还是让他们回江西吧。”

一听这话,贺敏学就明白陈老总是有难言之隐,连忙劝两个妹妹去江西。

离开上海的时候,陈毅委托粟裕从供给部调来10辆大卡车,送给了江西省委,又单独给了方志纯一辆吉普车,贺敏学还挑了10个司机交给他们。

临走前,陈毅又交代华东军区,送贺子珍两姐妹去看看美丽的杭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陈毅在上海

去往杭州的一路上,贺怡一直噘着嘴巴,满脸不高兴,原来是方志纯将她狠狠批评了一顿,语气重了点,本想着到了杭州再解释,可到了杭州后才发现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

浙江省委书记热情接待了南下工作队,安排他们去西子湖、灵隐寺等著名景点旅游,贺怡被杭州的美景深深吸引,她赌气式地对方志纯说道:“我们姐妹留在杭州总可以了吧!”

一时间,方志纯不知该如何回答,自从离开上海贺怡就一直在怄气,这次不答应,她们恐怕要吵翻天了,可答应了又没法向中央交代。

妻子朱旦华见状,赶紧站出来,对贺子珍、贺怡姐妹俩说道:“听说大姐与主席生的小毛毛失散在江西农村,我们何不趁此机会回江西找一找,了却大姐一桩心事,对主席也有个交代。”

朱旦华的这番话说到了贺家姐妹心坎上去了,最终贺怡听从了劝告,登上了前往江西南昌的列车,经过一昼夜的奔驰,终于来到了万家灯火的南昌。

一路上很少开口的贺子珍看着窗外熟悉又陌生的风景问道:“这就是南昌吗?”

方志纯连忙回答:“是南昌,是南昌,尽管战争的创伤很悲痛,老百姓的生活也很艰难,但这座英雄的城市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

贺子珍不动声色点点头,转眼间泪水便溢满了眼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贺子珍

三、我很好,你放心

来到南昌后,方志纯为贺子珍介绍了几套小院子,贺子珍一眼就相中了一套临湖小院,便在此定居了下来。

之后,贺子珍出任了江西省妇联副主任,贺怡出任了吉安地委组织部长,10月,贺子珍为了治病,又开始上海、南昌、福州三地来回跑。

在上海的时候,陈毅对贺子珍给予了极高的关照,派最好的医生为她治疗,还将贺子珍请进了自己的住宅照顾。

1959年,毛泽东再次召见方志纯,在庐林别墅的书房里,毛泽东一边抽烟,一边将一封信交给了方志纯,并说道:“我请你办件事,这件事不要声张出去,你打开这封信看看……”

方志纯拿起信件,只匆匆扫了一眼,便着急问道:“什么时候?”

毛主席头也不抬回答:“现在!”

当晚一辆黑色的轿车就离开庐山,往南昌方向疾驰,很快赶到了九江贺子珍的居所,贺子珍收到信件后,整个人呆在了原地,不断念叨:“22年了,整整22年了……”

信件上是毛泽东熟悉的字迹,寥寥数语,却让贺子珍泪如雨下,二话不说收拾行囊赶到庐山。

时隔22年,这对生死夫妻终于再相见,两人只隔了一张茶几,相对而坐,无言垂泪。

贺子珍想要张嘴说些什么,声音却满是颤抖与哽咽,毛泽东温柔地说道:“我们见了面,你光哭不说话,以后见不到了,又想说了怎么办?”

贺子珍擦干眼泪,憋了半天才说:“你的身体,大不如前了。”

毛泽东故作轻松地摆摆手,笑着打趣:“66岁了,都老啦,我很好,你放心吧。”

聊着聊着,毛泽东问贺子珍当初为什么一定要走,贺子珍沉默了半天才喃喃道:“是我不好,我那时太不懂事了。”

两人的会面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贺子珍离开后,毛泽东急忙叫来护士,嘱咐对方务必要时刻注意贺子珍的情绪状态,照顾好她的身体。

万万没想到,这次分别,竟是永别,贺子珍下次听到毛泽东的名字,竟然是在广播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毛泽东、贺子珍旧照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北京逝世,过度悲伤的贺子珍连眼泪都掉不出来,只是怔怔坐在椅子上,双眼失神听着广播里的哀乐,一遍又一遍,听了整整一宿,收音机都烧坏了,她还是没有回过神来。

回想起庐山的最后一次见面,贺子珍失声痛哭,她后悔为什么自己没有多和毛泽东聊聊天,为什么没有将年轻时的误会都解开,回想起毛泽东的那句“我们见了面,你光哭不说话,以后见不到了,又想说了怎么办”,贺子珍不禁掩面痛哭。

对啊,如今她还有一肚子话想和主席说,可再也见不到主席了,她又能怎么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贺子珍在毛泽东雕像旁

在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打击下,贺子珍一病不起,1984年,贺子珍病情突然恶化,江西省委用专机从北京接来最好的专家,最终还是没能挽救贺子珍的生命。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因病去世,享年75岁,她终得以和毛主席团聚,那些活着时候的遗憾,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圆满……